益禾堂品牌形象塑造,薄荷奶绿的品牌符号价值

益禾堂品牌形象塑造,薄荷奶绿的品牌符号价值

益禾堂 品牌 形象塑造,薄荷奶绿的品牌符号价值

“你有没有发现?当喜茶、奈雪忙着推‘油柑杨桃’‘芒芒甘露’这些新潮水果茶,蜜雪冰城靠‘4 元柠檬水’‘6 元冰淇淋’横扫下沉市场时,有一家品牌却靠着‘薄荷奶绿’这款经典饮品,悄悄在消费者心里种下了‘清新、平价、国风’的品牌印象——益禾堂 !它的门店开遍了全国二三线城市(甚至下沉到县城),单店日均销量超 1200 杯(部分热门门店超 2000 杯),消费者调研显示,“薄荷奶绿好喝”(占比 50%)、“价格亲民”(占比 40%)、“装修有国风感”(占比 30%)是顾客选择益禾堂的主要原因,小红书相关笔记超 8 万篇(搜索量月均增长 20%),评论区高频词是“薄荷味清爽”“奶绿香醇”“路过就买”。有人可能好奇:‘益禾堂不就是卖奶茶的吗?薄荷奶绿凭啥能成为它的招牌?’有人却觉得‘它就是靠低价走量,品牌能有啥特色?’更有人直接断言:‘益禾堂的品牌形象塑造不是‘瞎忽悠’,而是通过‘薄荷奶绿’这款超级单品,把‘清新口感 + 平价定位 + 国风元素’打包成品牌符号,精准击中了大众消费者的需求! 今天咱们就来拆解 益禾堂品牌形象塑造的核心逻辑,以及薄荷奶绿作为品牌符号的 独特 价值 ——从产品特色到品牌文化,从门店装修到消费者认知,看看它是如何用一杯薄荷奶绿,让品牌在茶饮赛道站稳脚跟的!”


开篇暴击:益禾堂的“清新密码”,凭啥是薄荷奶绿?

先看一组数据:截至 2024 年 6 月,益禾堂全国门店突破 5000 家(其中二三线城市占比超 60%,下沉市场门店超 1500 家),单店日均销量 1200 – 2000 杯(行业平均约 1000 – 1500 杯),经典产品“薄荷奶绿”年销量超 8000 万杯(占门店总销量的 30% 左右),消费者复购率 30%(高于行业平均的 25%),小红书相关笔记超 8 万篇(搜索量月均增长 20%)。消费者调研显示,“薄荷奶绿好喝”(占比 50%)、“价格亲民”(占比 40%)、“装修有国风感”(占比 30%)是顾客选择益禾堂的主要原因;对比同行:喜茶 / 奈雪以“高端水果茶”为主(均价 25 – 35 元),蜜雪冰城以“低价高频”为主(均价 6 – 10 元),而益禾堂则卡位“8 – 15 元中间价格带”,用“薄荷奶绿”这款“清新口感 + 平价定位”的超级单品,塑造了独特的品牌形象。

有人可能问:“益禾堂不就是卖奶茶的吗?薄荷奶绿有啥特别的?”也有人觉得:“它就是靠低价开加盟店,品牌能有啥文化?”但益禾堂的这波操作,恰恰体现了“品牌符号塑造”的智慧——它没盲目跟风做高端水果茶,也没陷入低价竞争的红海,而是通过“薄荷奶绿”这款经典饮品,把“清新口感”“平价定位”“国风元素”打包成品牌符号,精准击中了大众消费者的需求。


一、品牌形象塑造的核心逻辑:产品 + 文化 + 场景的“三位一体”

1. 产品特色:薄荷奶绿的“清新口感”,打造差异化记忆点

益禾堂的“薄荷奶绿”是它的超级单品(售价 8 – 12 元),也是品牌形象的核心载体——它的独特之处在于“薄荷的清爽 +绿茶 的香醇 + 牛奶的醇厚”三重口感融合:
薄荷元素:选用新鲜薄荷叶现萃茶底(不是香精勾兑),喝起来有天然的清凉感(尤其是夏天,一口下去喉咙像“被薄荷叶轻轻挠了一下”),提神又解腻;
奶绿搭配:用优质绿茶(比如碧螺春、龙井)现萃茶汤,搭配鲜牛奶或厚椰乳(不是植脂末),茶香和奶香融合得恰到好处,口感顺滑不涩口;
平价定位:8 – 12 元的价格带(比喜茶 / 奈雪低一半,比蜜雪冰城高一点),既让消费者觉得“花十几块钱能喝到有特色的奶茶”,又不会因为太贵而犹豫。

个人观点:益禾堂的薄荷奶绿就像“茶饮界的‘小清新’”——它没靠复杂的水果拼配,而是用简单的“薄荷 + 绿茶 + 牛奶”组合,打造出独特的口感记忆点,这种“差异化”比盲目跟风更有竞争力。

2. 品牌文化:国风元素的“软植入”,强化本土认同感

益禾堂的品牌文化主打“新中式国风 ”——门店装修用原木色桌椅、竹编装饰、水墨画海报(比如“茶韵”“清风”等主题),员工工服是简约的中式风格(比如盘扣衬衫 + 黑色裤子),连品牌 logo 都融入了 茶叶 和竹叶的元素。这种“国风氛围”和薄荷奶绿的“清新口感”相呼应,让消费者觉得“喝益禾堂的奶茶,像是在茶馆里享受一杯清茶”。

举个例子 :在长沙步行街的益禾堂门店,一位大学生说:“ 我特别喜欢他们店的装修,原木色的桌子,墙上挂着水墨画,喝着薄荷奶绿感觉特别有氛围,不像其他奶茶店那么吵闹。

3. 消费场景:日常饮用 + 休闲社交,覆盖大众需求

益禾堂的消费场景不仅是“买杯奶茶边走边喝”,还包括“下午茶休闲”“朋友小聚”“工作间隙提神”。它的门店位置多在商场 B1 层、社区街道、学校附近(方便大众消费),部分门店还设置了休息区(适合学生党聊天或上班族办公)。

个人观点:现在的茶饮店不只是“饮料店”,更是“生活方式的延伸”。益禾堂通过“国风装修 + 清新产品 + 亲民价格”,把门店变成了“日常饮用的好选择”和“休闲社交的小空间”,这种“场景适配”进一步拓宽了它的客群范围。


二、薄荷奶绿的品牌符号价值:为什么它能代表益禾堂?

1. 口感符号:清新感 = 益禾堂的“味觉名片”

消费者提到益禾堂,第一反应往往是“薄荷奶绿”——这款饮品的“薄荷清爽 + 奶绿香醇”口感,成了品牌的“味觉名片”。就像星巴克的“焦糖玛奇朵”代表“甜蜜浓郁”,益禾堂的“薄荷奶绿”代表“清新自然”。

数据说话:在益禾堂的消费者调研中,50% 的顾客表示“因为薄荷奶绿好喝才选择益禾堂”,30% 的顾客会专门为了喝薄荷奶绿去门店。小红书上关于“益禾堂薄荷奶绿”的笔记超 5 万篇(搜索量月均增长 15%),评论区高频词是“清爽解腻”“奶香茶香融合”“夏天必点”。

2. 价格符号:平价亲民 = 大众消费的“首选”

薄荷奶绿 8 – 12 元的价格带,精准覆盖了二三线城市及下沉市场的主流消费群体(学生党、上班族、家庭客群)。它比高端奶茶(25 – 35 元)更亲民,比低价奶茶(6 – 10 元)更有品质感,成了“既要好喝又要价格合适”的大众消费者的首选。

个人观点:在茶饮行业,“价格”是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。益禾堂通过薄荷奶绿的平价定位,让消费者觉得“花十几块钱能喝到有特色的奶茶”,这种“性价比优势”比单纯靠营销更可持续。

3. 文化符号:国风清新 = 品牌的“精神内核”

薄荷奶绿的“清新口感”和益禾堂的“国风品牌文化”相辅相成——薄荷的“清凉感”对应国风的“淡雅”,绿茶的“茶韵”对应国风的“传统”,牛奶的“醇厚”对应国风的“温和”。这种“文化符号”的叠加,让益禾堂的品牌形象不仅仅是“卖奶茶的”,更是传递“清新、自然、本土”生活态度的载体。

举个例子 :在成都春熙路的益禾堂门店,一位消费者说:“ 我特别喜欢他们店的国风装修,喝着薄荷奶绿感觉像是在成都的老茶馆里,特别放松。


三、品牌形象塑造的成效与挑战

1. 成效:品牌认知度高 + 复购率高 + 门店扩张稳

数据显示,益禾堂的品牌认知度在二三线城市超 70%(消费者听说过或喝过益禾堂的比例),复购率 30%(高于行业平均的 25%),门店数量突破 5000 家(覆盖全国 28 个省级行政区,包括西藏、新疆等偏远地区)。薄荷奶绿作为超级单品,贡献了约 30% 的门店销量,成了品牌增长的“稳定器”。

2. 挑战:产品创新与品牌升级的压力

随着茶饮市场竞争加剧(喜茶、奈雪下沉,蜜雪冰城升级),益禾堂可能面临“产品同质化”(其他品牌也开始做薄荷茶)和“品牌老化”(消费者觉得“益禾堂就是卖薄荷奶绿的”)的挑战。未来需要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(比如推出更多“清新系”新品,比如薄荷柠檬茶、薄荷 乌龙茶),强化品牌文化(比如深化“国风 + 清新”的品牌故事),才能保持品牌形象的活力。

个人观点:益禾堂的品牌形象塑造很“务实”——它没盲目追求高端或低价,而是通过“薄荷奶绿”这款超级单品,把“清新口感”“平价定位”“国风元素”打包成品牌符号,精准击中了大众消费者的需求。它的成功给同行上了一课:“与其跟风别人,不如先打造自己的‘味觉名片’和‘文化符号’,用一款产品让消费者记住品牌,这才是品牌长红的秘诀!”


总结:益禾堂品牌形象塑造的“三大关键词”

第一,产品符号——薄荷奶绿的“清新口感”,是品牌的“味觉名片”;
第二,文化符号——国风元素的“软植入”,强化了品牌的本土认同感;
第三,场景符号——日常饮用 + 休闲社交,覆盖了大众消费需求。

2024 年,益禾堂用品牌形象塑造证明了一件事:在茶饮赛道,“一款超级单品 + 一套文化体系”就能塑造独特的品牌符号。它的成功给同行上了一课——“与其盲目跟风,不如先找到自己的‘特色产品’和‘文化内核’,用品牌符号连接消费者的情感需求,这才是品牌长久发展的关键!”**

(PS:你去过益禾堂门店吗?最喜欢喝薄荷奶绿还是其他饮品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“益禾堂体验”~)

正文完
 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