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 “茶性”?热性、寒性茶该怎么区分?

什么是“茶性”?热性、寒性茶该怎么区分?

什么是“茶性”?热性、寒性茶该怎么区分?

“我闺蜜小敏最近上火了,嘴角长了泡,嗓子也疼,我让她喝点 绿茶 降火,结果她喝完第二天更难受了——胃里像火烧一样,还拉肚子。她委屈巴巴地跟我说:‘' 不是说绿茶败火吗?咋我喝完更严重了?'' 我仔细一问,原来她本身胃就不好(一吃凉的就胃痛),还非要喝新上市的龙井(寒性重的绿茶)。我笑着说:‘' 你这是没搞懂‘茶性’!茶和人一样,有‘性格’之分,喝对了是良药,喝错了就是‘毒药’。'' 今儿咱就来唠唠:什么是茶性?茶性分哪几类?热性、寒性茶有啥区别?不同体质的人该怎么选茶? 掌握这些,让你用一杯茶调理身体,喝出健康!”


开篇先搞懂:啥是“茶性”?

要弄明白茶性,首先得知道——茶性到底是啥? 简单来说,茶性指的是茶叶对人体产生的不同作用倾向,比如有的茶喝了让人上火,有的茶喝了能降火;有的茶暖胃,有的茶伤胃。它就像茶叶的“性格标签”,决定了这杯茶适合什么人喝、不适合什么人喝。

这就好比水果——荔枝、龙眼性热,吃多了容易上火;西瓜、梨性寒,吃多了可能拉肚子;而苹果、香蕉性平,大多数人吃了都没啥问题。茶叶也一样,不同的品种、加工工艺、产地,会让茶叶带上不同的“性格”。

二、茶性分哪几类?热性、寒性只是其中两种!

茶叶的茶性主要分为 热性、温性、平性、凉性、寒性 五大类(也有简化为“热、温、凉、寒”四类的说法,本质差不多)。这五种茶性对应不同的功效和对人体的影响,咱们一个个来看:

1. 热性茶:暖身驱寒,但容易上火

代表茶 :个别经过特殊烘焙的 黑茶(如湖南安化黑茶中的茯砖茶,重度发酵且烘焙重)、极少数 红茶(如正山小种中的烟熏小种,重度烟熏工艺)(但这类热性茶较少见)。

特点 :茶性温热,喝了能 暖身驱寒、促进血液循环 ,特别适合冬天手脚冰凉、怕冷的人。但 热性体质(容易上火、口干舌燥、便秘)的人喝了容易上火,比如喉咙痛、口腔溃疡、脸上长痘。

举个例子:我东北的叔叔冬天特别爱喝茯砖茶,他说:“' 一杯下去,浑身都暖和,比穿棉袄还管用!'' 但他广东的朋友来家里做客,喝了一杯就直冒汗,说:“' 这茶太‘冲’了,喝完嗓子冒烟!”这就是热性茶的典型反应——适合寒性体质,不适合热性体质。

2. 温性茶:温和滋补,大多数人适用

代表茶 红茶(如祁门红茶、滇红、正山小种)、黑茶(如普洱熟茶、六堡茶)、部分 乌龙茶 (如 大红袍、肉桂,重度发酵的)

特点 :茶性温和,既不会太寒伤胃,也不会太热上火,能 暖胃护胃、促进消化、补充能量 。适合 肠胃虚弱(一吃凉的就胃痛)、中老年人、冬天怕冷的人

我的体验:我爷爷胃寒,喝绿茶胃痛,但喝红茶(祁门红茶)就没事,他说:“' 红茶喝下去,胃里暖暖的,比喝姜汤还舒服!'' 而且红茶的香气浓郁(比如祁门红茶的果香、滇红的焦糖香),老人也爱喝。

3. 平性茶:不寒不热,百搭之选

代表茶 白茶(如白毫银针、白牡丹,存放多年的老白茶)、部分乌龙茶(如铁观音,轻发酵的)、黄茶(如君山银针、蒙顶黄芽)

特点 :茶性平和,介于寒性和温性之间, 对大多数体质的人都友好 ,既不会刺激肠胃,也不会加重上火。适合 体质平和(既不上火也不怕冷)、想要日常养生的人

小贴士:老白茶(存放 3 年以上的白茶)经过自然陈化,茶性会从“凉”转“平”,甚至偏“温”,所以老白茶比新白茶更适合大多数人。

4. 凉性茶:清热降火,但伤脾胃

代表茶 绿茶(如龙井、碧螺春、毛峰)、部分白茶(如新白茶中的寿眉,未经过长时间存放的)、黄茶(轻度发酵的)

特点 :茶性偏凉,能 清热解毒、降火消炎 ,适合 夏天暑热、上火(喉咙痛、口腔溃疡、便秘)的人 。但 脾胃虚寒(一吃凉的就拉肚子、胃痛)的人喝了容易胃不舒服,比如胃胀、反酸、拉肚子。

我的观察:我闺蜜小敏(前面提到的胃不好的人)喝新龙井(凉性绿茶)后胃痛,就是因为她的脾胃虚寒,而龙井的凉性加重了对胃的刺激。但如果换成她表姐(夏天总上火、口腔溃疡),喝龙井反而能缓解症状。

5. 寒性茶:强力降火,但最伤阳气

代表茶 新采摘的绿茶(尤其是明前茶、雨前茶中的嫩芽茶)、部分野生茶(如野生苦丁茶,未经驯化的)

特点 :茶性最寒,清热降火的效果最强,但 对脾胃和阳气的伤害也最大 ,适合 实热体质(长期便秘、口臭、舌苔黄厚)且脾胃功能强的人 。普通人(尤其是老人、小孩、脾胃虚寒者)喝了容易 腹痛、腹泻、手脚冰凉

举个例子:我有个朋友是中医,他说:“' 我见过有人喝野生苦丁茶(寒性极重)减肥,结果喝了一个月,月经都不来了,整个人虚得不行!'' 所以寒性茶一定要慎喝,普通人别轻易尝试。

三、热性、寒性茶有啥区别?记住这 4 点!

1. 对身体的影响:一个“加热”,一个“降温”

  • 热性茶 :喝了之后 身体发热、出汗增多 ,适合手脚冰凉、怕冷的人;但如果本身就容易上火(比如口腔溃疡、便秘),喝了会 加重上火症状(喉咙更痛、痘痘更多)。
  • 寒性茶 :喝了之后 身体感觉清凉、燥热感减轻 ,适合夏天暑热、上火的人;但如果脾胃虚寒(比如一吃凉的就胃痛),喝了会 加重寒症(胃更痛、拉肚子更厉害)。

2. 适合的季节:热性茶“冬日宝”,寒性茶“夏日救星”

  • 热性茶:冬天喝最合适(比如湖南茯砖茶,冬天煮一壶,全家暖洋洋);夏天喝容易上火,除非你特别怕冷。
  • 寒性茶:夏天喝最合适(比如龙井、碧螺春,解暑降温);冬天喝容易手脚冰凉,除非你内热特别重。

3. 适合的体质:热性茶“暖寒人”,寒性茶“清火人”

  • 热性茶 :适合 寒性体质(手脚冰凉、怕冷、冬天易感冒) 的人;不适合 热性体质(容易上火、口干舌燥、便秘) 的人。
  • 寒性茶 :适合 热性体质(长期上火、口腔溃疡、皮肤油) 的人;不适合 寒性体质(胃寒、腹泻、怕冷) 的人。

4. 茶叶的外观和工艺:也能看出“性格”

  • 热性茶 :通常是 重度发酵 + 重度烘焙 的茶(比如茯砖茶,发酵时间长,还经过高温烘焙);
  • 寒性茶 :通常是 不发酵或轻发酵 + 新鲜嫩芽 的茶(比如明前龙井,只采最嫩的芽头,不发酵,保留了最多的寒性物质)。

四、不同体质的人,该怎么选茶?

1. 热性体质(容易上火):选凉性 / 寒性茶(但别过量)

典型症状:经常口腔溃疡、喉咙痛、便秘、舌苔黄厚、皮肤油、爱长痘。
推荐茶 绿茶(龙井、碧螺春)、白茶(新白茶中的寿眉,少量喝)、菊花茶(花草茶,寒性)
注意 :别喝太浓,别空腹喝,而且 夏天喝更合适(冬天喝容易加重寒热不平衡)。

2. 寒性体质(手脚冰凉):选热性 / 温性茶

典型症状:冬天怕冷、手脚冰凉、一吃凉的就胃痛 / 拉肚子、容易疲劳。
推荐茶 红茶(祁门红茶、滇红)、黑茶(普洱熟茶、六堡茶)、重度发酵的乌龙茶(大红袍、肉桂)
注意 :可以煮着喝(比如熟普煮茶,暖胃效果更强), 冬天喝最舒服

3. 平和体质(大多数人):选平性 / 温性茶

典型症状:既不上火也不怕冷,饮食睡眠正常,精力充沛。
推荐茶 白茶(老白茶)、部分乌龙茶(铁观音,轻发酵)、黄茶(君山银针)
注意:可以根据季节调整——夏天喝点绿茶(少量),冬天喝点红茶(暖身)。

4. 脾胃虚寒(胃不好):远离寒性茶,拥抱温性茶

典型症状:一吃凉的就胃痛 / 反酸、胃胀、拉肚子、食欲差。
推荐茶 红茶(加牛奶更温和)、老白茶(存放多年的)、普洱熟茶
避坑 :千万别喝绿茶(新龙井、碧螺春)、新生普(未发酵的生茶),这些茶会 刺激胃黏膜,加重胃痛

五、总结:搞懂茶性,才能喝对茶!

有人说:“' 喝茶不就是图个好喝吗?哪有那么多讲究?'' 但懂行的人会告诉你:茶性是茶叶的“性格密码”,喝对了能调理身体,喝错了可能伤身

简单来说:
热性茶(暖身)→ 寒性体质 / 冬天喝
寒性茶(降火)→ 热性体质 / 夏天喝
温性 / 平性茶(温和)→ 大多数人 / 日常喝

下次选茶时,先想想自己的体质(是怕冷还是怕热?胃好不好?)和季节(冬天还是夏天?),再挑对应的茶性。比如我闺蜜小敏(胃寒 + 上火),我就推荐她喝 红茶(温性,暖胃)+ 菊花茶(寒性,降火,但少量喝),既解决了胃痛,又缓解了上火,一举两得!

你是什么体质?平时爱喝什么茶?有没有因为选错茶“踩雷”的经历?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“茶性故事”吧!

正文完
 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