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 “茶毫”?有茶毫的茶更好吗?

什么是“茶毫”?有茶毫的茶更好吗?

[status]开始获取资料…[status]开始获取资料…[status]找到 9 篇相关资料 [status] 找到 54 篇相关资料 [status] 正在检索图片资源 [search_with_text][{“url”: “https://m.baike.com/wikiid/5110835635835647205”, “title”: “ 茶毫 - 快懂百科 ”, “publish_time”: “2023 年 08 月 15 日 ”}, {“url”: “http://mp.weixin.qq.com/s?__biz=Mzk5MDI0Nzg0Nw==&mid=2247484151&idx=1&sn=ba14ab21ef2327b5750c6c1a8cbe0302&chksm=c4d304d67140e6fb6f1a9913bbdf73238af0b5b210b2e52c594401d80032ed52137637866c84#rd”, “title”: “ 什么是茶毫,茶毫的作用 ”, “publish_time”: “2025 年 07 月 14 日 ”}, {“url”: “http://nynct.gxzf.gov.cn/ckszl/ckssctc/t18031245.shtml”, “title”: “ 茶知识丨茶毫很小, 内含物质却很丰富! – 三茶统筹 –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网站 -“, “publish_time”: “2024 年 03 月 04 日 ”}, {“url”: “http://www.rmzxb.com.cn/c/2019-08-06/2402686.shtml”, “title”: “ 毫毛多茶叶味道鲜——人民政协网 ”, “publish_time”: “2019 年 08 月 06 日 ”}, {“url”: “http://www.360doc.com/content/25/0615/19/11222586_1155566811.shtml”, “title”: “ 茶毫: 藏在茶叶里的“黄金绒毛””, “publish_time”: “2025 年 06 月 15 日 ”}, {“url”: “http://mp.weixin.qq.com/s?__biz=MjM5MDIyMTgzMw==&mid=2651928439&idx=1&sn=74db626aa1e9a5b6374a7cf977ae9b84&chksm=bc95dc602e0286e2f6d817d20e373073791b22a8818a92f1d4a2dace7bd9bde56cc50af1a123#rd”, “title”: “ 茶毫多,是好还是不好?”, “publish_time”: “2024 年 07 月 11 日 ”}, {“url”: “http://mp.weixin.qq.com/s?__biz=MjM5NzgyOTkyMQ==&mid=2652686372&idx=1&sn=bc2301df5d5255dcbc0ea8651ed34733&chksm=bcf1404613f2605ee9a9119be832ef2ec1ae49c58923b783ac34730bb97364a8857d2c4f4ab9#rd”, “title”: “ 茶叶上的毫毛是不是越多越好?”, “publish_time”: “2024 年 02 月 01 日 ”}, {“url”: “https://www.dir28.com/qiye/puercha/3142431.html”, “title”: “ 茶叶上的毛毛是好是坏?如何判断和避免购买到劣质茶叶?_ 普洱茶_活动资讯网 ”, “publish_time”: “2025 年 03 月 08 日 ”}, {“url”: “http://food.china.com.cn/2018-04/16/content_50891032.htm”, “title”: “ 茶叶上为何有小毫毛_中国网 ”, “publish_time”: “2018 年 04 月 16 日 ”}, {“url”: “https://www.163.com/dy/article/IGI29JE805218V8M.html”, “title”: “ 茶叶上的毛毛是什么,越多越好吗?| 绿茶 | 红茶 | 白毫 | 茶毫 | 嫩芽 | 香草_网易订阅 ”, “publish_time”: “2023 年 10 月 08 日 ”}]

什么是“茶毫”?有茶毫的茶更好吗?

泡茶的时候,你有没有注意过茶汤里飘着的那些细小绒毛?有时候像给茶汤蒙了层薄纱,有时候又像落在水面上的小雪花。我邻居张阿姨就跟我念叨过:“这茶叶上的毛毛是不是没洗干净啊?看着怪脏的。”其实啊,这些毛毛有个专业名字——茶毫,它和茶叶的品质、口感还有香气都有关系,但很多人对它其实不太了解。今儿咱就把“茶毫”扒透,顺便聊聊有茶毫的茶是不是更好喝。

一、茶毫是啥?从哪儿来的?

简单来说,茶毫就是茶叶芽尖和嫩叶背面的细小绒毛,用肉眼就能看到,摸起来有点像小刷子。它是茶树为了保护嫩芽特意长的——你想啊,春天的新芽最娇嫩,茶毫就像给嫩芽盖了层“小被子”,能保暖、防虫子,还能减少水分流失。

茶毫的多少跟茶树的品种、生长季节还有采摘嫩度有关。比如春天采摘的嫩芽,茶毫特别多,因为这时候茶树刚从冬天缓过来,嫩芽需要更多保护;而夏天的老叶,茶毫就很少,甚至没有了,因为叶子老了,不需要这层“保护罩”了。不同品种的茶毫也不一样,比如碧螺春的茶毫是白色的,祁门红茶的是金黄色的,白毫银针的则是银白色的,这些都是茶毫在不同茶类里的“特色装扮”1,2,3

二、茶毫对茶叶品质有啥影响?

茶毫可不是“摆设”,它对茶叶的品质影响可大了,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:外观、香气、滋味

1. 外观:显毫是嫩芽的“身份证”

茶毫多的茶叶,看起来更“鲜嫩”。比如白毫银针,满披白毫,像裹了一层银霜,看着就高级;碧螺春的茶毫裹在芽叶上,呈螺旋状,显得格外精致。很多名优茶都以“显毫”为卖点,因为茶毫多意味着原料嫩,而嫩芽里的养分更足,这是好茶的一个重要标志4,5

2. 香气:茶毫是“毫香”的来源

茶毫的根部有腺细胞,能分泌芳香物质,这些物质在制茶过程中会融入茶叶,形成独特的“毫香”。比如碧螺春的“花果香”里就带着淡淡的毫香,喝起来像走进了春天的果园;祁门红茶的“蜜香”也有茶毫的功劳,闻起来甜甜的,特别舒服。可以说,茶毫是茶叶香气的重要“贡献者”6,7

3. 滋味:茶毫让茶汤更鲜爽

茶毫里含有丰富的 氨基酸(比如茶氨酸),这是茶汤鲜爽味的主要来源。氨基酸能中和茶多酚的苦涩味,让茶汤喝起来更柔和、更鲜甜。比如高档绿茶,泡开后茶毫散落在茶汤里,喝起来有股明显的鲜香味,这就是氨基酸在“发力”。而且,茶毫越多,茶汤的鲜爽度通常越高8,9

三、有茶毫的茶更好吗?得分情况!

看到这儿,你可能会觉得:“有茶毫的茶肯定更好!”其实不是的,茶毫只是判断茶叶品质的一个参考因素,不能单独作为“好茶”的标准

1. 适合显毫的茶:白毫越多越香

对于一些以“嫩”为特色的茶类,比如白茶、高档绿茶、红茶,茶毫多确实是优点。比如白茶,不炒不揉,保留了茶毫,所以白毫银针、白牡丹 的毫香特别明显,喝起来鲜爽回甘;高档碧螺春,茶毫多意味着原料嫩,口感更细腻;祁门红茶的金毫显露,是其“祁门香”的重要组成部分,香气更浓郁10

2. 不适合显毫的茶:茶毫多反而影响口感

有些茶类,比如 乌龙茶 、普洱茶、黑茶,根本不需要太多茶毫。比如乌龙茶,采摘的是开面叶(一芽三四叶),茶毫早就掉了,它的风味来自发酵和烘焙,比如铁观音的“兰花香”、 大红袍 的“岩骨花香”,都是靠工艺做出来的,跟茶毫没关系;普洱茶,尤其是熟普,经过渥堆发酵,茶毫早就脱落了,它的口感来自陈化和微生物作用,茶毫多反而会影响它的醇厚感;黑茶,原料粗老,茶毫很少,它的价值在于降脂减肥等功能,跟茶毫无关1,2

3. 茶毫不是唯一标准:还得看工艺和产地

就算有茶毫,如果工艺不好,茶也不一定好。比如龙井茶,虽然嫩芽有茶毫,但传统工艺里有一道“辉锅”工序,会磨掉部分茶毫,让茶叶更扁平光滑。如果辉锅过度,茶毫磨掉了,但茶叶的条形和香气反而更好,所以不能因为茶毫少就说龙井不好。再比如,有些茶园的茶,虽然茶毫多,但如果生长在污染严重的地方,或者施肥过多,茶叶里可能有农药残留,这样的茶再有茶毫也不能喝3,4

四、茶毫的小秘密:你不知道的事

1. 茶毫多,茶汤会浑浊吗?

很多茶友都有这个疑问:“茶毫多的茶,泡出来是不是很浑浊?”其实,茶毫多的茶,前两三泡可能会稍微浑浊,因为茶毫脱落悬浮在茶汤里,但这不是杂质,是正常的。等泡到后面,茶毫散开了,茶汤就会变清澈。如果茶汤一直浑浊,那可能是茶叶品质不好,比如有杂质或者发酵过度5,6

2. 如何减少茶毫脱落?

如果你喜欢有茶毫的茶,泡的时候可以注意几点:用 80-85℃的水温(太高的水温会烫掉茶毫);采用环壁注水的方法(沿着杯壁慢慢注水,不要直接冲在茶叶上);不要长时间浸泡(尤其是第一泡,控制在 10 秒以内)。这样可以保留更多的茶毫,让茶汤更鲜爽7,8

结尾:茶毫是茶的“小惊喜”,但不是全部

茶毫就像是茶叶的“小秘密”,它藏着茶叶的嫩度、香气和滋味,但不是判断茶叶好坏的唯一标准。下次你泡茶的时候,不妨仔细看看茶汤里的茶毫,闻闻它的香气,尝尝它的滋味,说不定能发现更多茶的乐趣。

我有个朋友,以前总觉得“有茶毫的茶才是好茶”,后来喝了几次乌龙茶,才发现原来不显毫的茶也能这么香。她说:“原来茶的好坏,要看它是不是适合自己,是不是符合自己的口味,而不是只看有没有茶毫。”

你觉得呢?你有没有喝过让你印象深刻的“有茶毫的茶”?或者有没有因为茶毫而对某款茶改观的经历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,让我们一起聊聊茶的那些事儿~

正文完
 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