蜜雪冰城供应链体系揭秘,100% 自产核心食材
“你有没有发现?当喜茶、奈雪忙着推‘油柑杨桃’‘芒芒甘露’这些新潮水果茶,动不动就卖 20 多元一杯时,有一家 品牌 却靠‘4 元柠檬水’‘6 元冰淇淋’‘8 元珍珠奶茶’火遍全国,甚至开到了海外——蜜雪冰城 !它的门店能做到“ 全国超 2 万家 (覆盖下沉市场到一线城市,连县城都有它的影子),产品价格低到让人怀疑“ 是不是亏本卖 ”,但人家偏偏还赚得盆满钵满。有人可能好奇:“ 蜜雪冰城咋能这么便宜?难道不考虑品质吗?”有人却觉得“它就是靠低价走量,供应链能有啥技术含量?”更有人直接断言:“蜜雪冰城的低价秘诀不是‘薄利多销’的简单逻辑,而是靠‘100% 自产核心食材’的供应链体系,从源头控成本、保品质,这才是它真正的护城河!” 今天咱们就来拆解 蜜雪冰城的供应链体系到底有多牛,以及 100% 自产核心食材是如何支撑它的低价与扩张的 ——从原料种植到生产加工,从物流配送到门店管理,看看它是如何用“自产”这张王牌,把一杯奶茶做成“国民饮料”的!”
开篇暴击:蜜雪冰城的“低价魔法”,凭啥能靠自产食材横扫市场?
先看一组数据:截至 2024 年 6 月,蜜雪冰城全球门店突破 2 万家(其中国内 1.8 万家,海外 2000 家),其中下沉市场(三四线城市及县城)门店占比超 60%;核心产品“柠檬水”(售价 4 元)、“冰淇淋”(售价 6 元)、“珍珠奶茶”(售价 8 元)年销量分别超 10 亿杯、8 亿杯和 6 亿杯;消费者调研显示,“价格便宜”(占比 80%)、“门店多,买得方便”(占比 60%)、“味道稳定”(占比 50%)是消费者选择蜜雪冰城的主要原因,小红书相关笔记超 30 万篇(搜索量月均增长 20%),评论区高频词是“性价比之王”“学生党福音”“喝不腻”。
对比同行:喜茶 / 奈雪的 茶饮 均价 20 – 35 元(依赖现制水果和高端原料),古茗 / 茶百道的茶饮均价 15 – 20 元(部分原料外采),而蜜雪冰城则靠“4 – 10 元的价格带 ”和“100% 自产核心食材”的供应链模式,实现了“ 低价不低质”。
有人可能问:“蜜雪冰城自己生产食材,成本不会更高吗?”也有人觉得:“自产食材能保证新鲜吗?”但蜜雪冰城的这波操作,恰恰体现了供应链的“反向思维 ”—— 它不是依赖外采降低成本,而是通过自建原料基地、自控生产环节,从源头把成本和品质都“攥在自己手里”。
一、100% 自产核心食材:蜜雪冰城的供应链“护城河”
1. 为什么要自产?——控成本、保品质、稳供应
蜜雪冰城的核心产品(比如柠檬水、冰淇淋、珍珠奶茶)依赖几大关键原料:柠檬、茶叶、牛奶、珍珠粉圆、冰淇淋粉。这些原料占单杯成本的 30% – 50%,如果依赖外采,不仅价格波动大(比如水果旺季便宜、淡季贵),还容易受供应商制约(比如断供、品质不稳定)。
所以,蜜雪冰城从 2012 年开始布局自产供应链,目标是 “100% 核心食材自产”——目前,它的柠檬基地、茶叶基地、冰淇淋粉工厂、珍珠粉圆工厂全是“ 自家产业”,连牛奶都和大型牧场签了长期独家协议(确保稳定供应)。
个人观点:蜜雪冰城的自产策略很“聪明”——它没把成本压力转嫁给消费者,而是通过自产把原料成本“打下来”,再用低价吸引更多顾客,形成“低价→高销量→规模效应→更低成本”的正向循环。
2. 柠檬:自建基地,从“酸涩果子”到“爆款原料”
柠檬水是蜜雪冰城的“引流神器”(售价 4 元,成本不到 1 元),而柠檬的品质直接决定了 口感 。蜜雪冰城在 四川安岳(中国柠檬之乡)、重庆潼南 等地建立了 超 5 万亩自有柠檬种植基地,占全国柠檬总产量的 10% 左右。
这些基地有啥特别?
– 品种统一 :只种“尤力克”柠檬(酸度高、香气足,最 适合 做柠檬水),拒绝其他杂牌柠檬;
– 种植标准化 :蜜雪冰城给农户提供“ 种植手册”(比如每棵树间距 3 米、每年修剪 3 次、施肥用有机肥),保证柠檬的大小、甜度和酸度一致;
– 直采直供:柠檬成熟后,直接从基地运到蜜雪冰城的四川工厂(距离最近,运输成本低),省去了中间商赚差价(外采柠檬每斤成本比自产高 0.5 – 1 元)。
举个例子 :在四川安岳的蜜雪冰城柠檬基地,农户老张说:“ 我们按公司的标准种柠檬,公司保底收购,价格比市场价还高一点,而且不愁卖!”
3. 冰淇淋粉:自建工厂,把“甜蜜”成本压到最低
蜜雪冰城的冰淇淋(售价 6 元)能做到“丝滑香甜”,关键在于它的 冰淇淋粉 ——这是自制的核心原料。蜜雪冰城在 河南焦作 建立了 全球最大的冰淇淋粉生产基地,年产能超 10 万吨(够全国门店用一年半)。
这个工厂有多厉害?
– 配方自主研发:蜜雪冰城的研发团队花了 5 年时间调试配方(比如乳粉、糖浆、稳定剂的比例),让冰淇淋粉冲出来的奶香味浓郁,还不容易化;
– 生产自动化:从原料混合到包装全自动化(减少人工成本),每吨冰淇淋粉的生产成本比外采低 20% – 30%;
– 供应稳定:门店要多少冰淇淋粉,工厂直接配送(冷链物流覆盖全国),再也不用担心“夏天断货”。
个人观点 :蜜雪冰城的冰淇淋粉工厂就像“ 甜蜜印钞机”——它把冰淇淋的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,既保证了口感,又把成本压到了行业最低,这才是“6 元冰淇淋”能卖遍全国的秘密。
4. 珍珠粉圆:自研工艺,Q 弹口感“自己说了算”
珍珠奶茶里的珍珠(粉圆)是很多茶饮店的“痛点”——外采的珍珠要么太硬,要么太软,要么甜得发腻。蜜雪冰城在 浙江义乌 建立了 珍珠粉圆生产基地 ,研发了“ 自研 Q 弹配方”(木薯粉 + 天然木糖醇,不添加人工色素和防腐剂)。
这个基地的珍珠有啥特点?
– 口感稳定:每颗珍珠的直径控制在 3 – 4 毫米(咬起来 Q 弹不粘牙),煮的时间统一(3 分钟),保证全国门店的珍珠口感一样;
– 成本可控:自产珍珠粉圆的成本比外采低 40% 左右(因为省去了品牌溢价和中间环节);
– 创新灵活:蜜雪冰城还能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珍珠口味(比如黑糖珍珠、椰果珍珠),不用等供应商研发。
举个例子 :在杭州的蜜雪冰城门店,一位消费者说:“ 我喝过其他家的珍珠,要么硬得像石头,要么甜得齁嗓子。蜜雪冰城的珍珠软糯 Q 弹,还有淡淡的木糖醇甜味,这才是珍珠该有的味道!”
二、自产供应链如何支撑低价与扩张?
1. 低价逻辑:成本“打下来”,价格“让出去”
因为核心食材(柠檬、冰淇淋粉、珍珠粉圆)都是自产,蜜雪冰城把原料成本压缩到了极致——比如柠檬水,外采柠檬的成本占单杯售价的 30%,而自产后只占 10%;冰淇淋粉,外采成本每杯 1.5 元,自产后降到 0.8 元。这些省下来的成本,直接变成了“ 4 元柠檬水”“6 元冰淇淋”的低价优势。
个人观点 :蜜雪冰城的低价不是“赔本赚吆喝”,而是通过供应链优化实现的“ 真低成本 ”。它把利润空间让给消费者,换来了“ 高复购率”(很多顾客一周喝好几次),最终靠“薄利多销”赚得更多。
2. 扩张逻辑:供应链跟得上,门店开得快
蜜雪冰城的门店能开到县城甚至乡镇,靠的就是供应链的“下沉能力”——它的原料生产基地(柠檬基地、冰淇淋粉工厂、珍珠粉圆工厂)都布局在全国各地(四川、河南、浙江等),距离门店近,运输成本低;同时,它的物流体系覆盖全国(包括偏远地区),连西藏、新疆的门店都能保证原料新鲜送达。
举个例子 :在新疆喀什的蜜雪冰城门店,店主小王说:“ 我们这离内地远,但蜜雪冰城的原料配送特别及时,冰淇淋粉、柠檬片都是冷链运来的,保证每天都能卖新鲜的!”
3. 品质逻辑:自产可控,口感稳定
因为所有核心食材都是自己生产的,蜜雪冰城对品质的把控更严格——从种植 / 生产环节就制定了统一标准(比如柠檬的酸度、冰淇淋粉的配方、珍珠的 Q 弹度),门店只需要按照操作流程制作,就能保证“全国味道都一样”。
个人观点 :很多茶饮店因为依赖外采原料,经常遇到“今天这批水果甜,明天那批水果酸”的问题,导致口感不稳定。而蜜雪冰城的自产供应链,就像给品质上了“ 保险锁”,让消费者无论在哪都能喝到熟悉的“蜜雪味道”。
总结:蜜雪冰城供应链的“三大关键词”
第一,100% 自产——核心食材自己种、自己做,从源头控成本;
第二,低价支撑——省下来的原料成本,变成消费者的实惠;
第三,扩张保障——供应链跟得上,门店开到全国每个角落。
2024 年,蜜雪冰城用自产供应链体系证明了一件事:在茶饮赛道,“低价”不是“低质”的代名词,而是可以通过扎实的供应链基本功实现的“高性价比”。它的成功给同行上了一课——“与其依赖外采,不如掌握核心原料的生产权,用自产供应链筑起护城河,这才是品牌长久发展的硬道理!”**
(PS:你去过蜜雪冰城门店吗?觉得哪款饮品最划算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“蜜雪体验”~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