瑞幸杀入茶饮赛道,轻乳茶布局对行业的影响
“你有没有发现?当喜茶、奈雪还在为‘水果茶创新’绞尽脑汁,蜜雪冰城靠低价奶茶横扫下沉市场时,瑞幸突然‘杀了个回马枪’——瑞幸咖啡 ,这个以“生椰拿铁”“厚乳拿铁”闻名的咖啡巨头,竟然开始狂推轻乳茶了!从 2024 年初推出“轻轻茉莉”“轻轻 乌龙 ”,到年中上线“茉莉奶绿”“桂花乌龙轻乳”,再到秋冬季节的“红枣桂圆轻乳茶”,瑞幸的轻乳茶产品线越来越丰富,价格还卡在 15 – 20 元(比咖啡略低,比奶茶略高),直接杀入了茶饮赛道的“中间地带”。有人可能好奇:‘瑞幸不是做咖啡的吗?咋突然跨界做茶饮了?’有人却觉得‘瑞幸就是跟风,没什么新意。’更有人直接断言:‘瑞幸的轻乳茶布局不是‘试水’,而是用‘咖啡基因 + 茶饮创新’的组合拳,正在重塑茶饮行业的竞争规则!’ 今天咱们就来拆解 瑞幸杀入茶饮赛道后,轻乳茶布局对行业产生了哪些影响 ——从产品策略到价格体系,从门店动销到行业格局,看看它是如何用一杯轻乳茶搅动茶饮江湖的!”
开篇暴击:咖啡巨头的“茶饮野心”,瑞幸轻乳茶凭啥能成?
先看一组数据:截至 2024 年 6 月,瑞幸轻乳茶系列产品(包括轻轻茉莉、轻轻乌龙、茉莉奶绿等)全国门店销量突破 5000 万杯(仅半年时间),其中“轻轻茉莉”(售价 18 元)单月销量超 800 万杯(相当于每分钟卖出约 1800 杯),成为瑞幸继生椰拿铁之后的又一“爆款担当”;在部分一二线城市核心商圈门店,轻乳茶的销量占比已接近 30%(部分门店甚至超过咖啡,成为“销冠”)。
对比同行:喜茶 / 奈雪的茶饮以“高端水果 + 创意搭配”为主(比如油柑杨桃、芒芒甘露),价格偏高(25 – 35 元);蜜雪冰城的茶饮以低价经典款(柠檬水 4 元、奶茶 6 元)为主;而瑞幸的轻乳茶则卡位“15 – 20 元中间价位 ”——比蜜雪冰城贵一点(但用的是现萃茶底和优质鲜奶),比喜茶 / 奈雪低一半以上(但口感不廉价),精准覆盖了18 – 35 岁上班族、学生党 的日常茶饮需求。你可能会问:“瑞幸的轻乳茶有啥特别?为啥能在茶饮赛道杀出重围?”别着急,咱们慢慢拆解!
一、瑞幸的轻乳茶策略:咖啡基因的“跨界融合”
1. 产品定位:轻乳茶不是“副业”,而是“战略级产品”
瑞幸做轻乳茶,可不是“随便试试”——从 2024 年初开始,它就把轻乳茶作为“年度重点品类”来推,每月至少上新 1 – 2 款轻乳茶新品(比如 1 月轻轻茉莉、3 月茉莉奶绿、5 月桂花乌龙轻乳、9 月红枣桂圆轻乳茶),并且给每款产品都起了“瑞幸式”的名字(简单好记,带点文艺范儿)。
个人观点:瑞幸的轻乳茶策略很“聪明”——它没有把茶饮当“副业”,而是用做咖啡的逻辑做茶饮(比如快速迭代、精准营销、供应链把控),把它当成新的增长曲线来培育。
2. 核心卖点:现萃茶底 + 优质鲜奶,还原茶香本味
瑞幸的轻乳茶能成为爆款,关键在于它延续了咖啡的“品质基因”——茶底用的是现萃的优质 茶叶 (比如茉莉花茶、 乌龙茶 、 红茶),不是浓缩果汁或预调茶粉;鲜奶用的是本地优质品牌(比如光明、蒙牛的鲜牛奶),不是植脂末或奶粉。
举个例子 :爆款“轻轻茉莉”(售价 18 元),用的是广西横县的当季新鲜茉莉花茶(经过 6 次窨制,香气浓郁),搭配光明鲜牛奶,喝起来第一口是茉莉的清新,第二口是牛奶的醇厚,最后还能尝到茶叶的回甘;“茉莉奶绿”(17 元)则是用 绿茶+ 茉莉花茶混合底,口感更清爽,适合夏天。
3. 价格策略:15 – 20 元的“黄金区间”
瑞幸的轻乳茶定价集中在 15 – 20 元(比如轻轻茉莉 18 元、茉莉奶绿 17 元、桂花乌龙轻乳 19 元),这个区间精准卡位了“比咖啡略低,比奶茶略高” 的市场空白——比蜜雪冰城的奶茶(6 – 8 元)品质更高(现萃茶底 + 鲜奶),比喜茶 / 奈雪的水果茶(25 – 35 元)更亲民,覆盖了上班族的日常下午茶需求(比如午休后、加班时)。
二、对茶饮行业的影响:从产品到格局的“连锁反应”
1. 价格体系:倒逼同行重新定价
瑞幸的轻乳茶定价(15 – 20 元)直接冲击了茶饮行业的“中间价位带”——之前这个区间大多是“平庸款”(比如普通的果茶、奶茶),瑞幸用“现萃茶底 + 鲜奶”的高品质,让消费者觉得“18 元买一杯轻乳茶,比 15 元的普通奶茶更值”。
影响结果:喜茶 / 奈雪的部分果茶开始推出“平价版”(比如多肉葡萄从 30 元降到 25 元,芒芒甘露推出 18 元的小杯装);蜜雪冰城则悄悄升级了部分奶茶的茶底(从浓缩果汁换成现萃茶),避免被瑞幸“拉开差距”。
2. 产品创新:推动茶饮“品质升级”
瑞幸的轻乳茶强调“现萃茶底 + 新鲜食材”,倒逼同行也开始注重原料品质——比如喜茶 / 奈雪增加了当季水果的使用比例(减少预制果酱),蜜雪冰城的部分门店开始提供“现切水果选项”(比如橙子、西瓜)。
个人观点:瑞幸的入局像一颗“鲶鱼”——它用咖啡行业的“快速迭代 + 品质导向”思维,推动了茶饮行业从“低价竞争”向“品质竞争”转型,消费者成了最大的受益者。
3. 消费场景:模糊咖啡与茶饮的边界
瑞幸的轻乳茶主要在咖啡门店售卖(和拿铁、美式放在一起),很多原本只喝咖啡的消费者(比如上班族)开始尝试轻乳茶(“下午喝腻了咖啡,换杯茉莉茶提神”),而原本只喝茶饮的消费者(比如学生党)也开始点瑞幸的咖啡(“拿铁和轻乳茶一起买,搭配着喝”)。
影响结果:茶饮和咖啡的消费场景进一步融合——部分门店推出了“咖啡 + 茶饮套餐”(比如一杯生椰拿铁 + 一杯轻轻乌龙,第二杯半价),甚至有消费者说:“现在去瑞幸,既要买咖啡也要买轻乳茶,谁更好喝喝谁!”
三、瑞幸的“杀手锏”:为什么它能做好轻乳茶?
1. 供应链优势:咖啡供应链的“复用”
瑞幸做轻乳茶,直接复用了咖啡的成熟供应链——比如它的鲜奶供应商(光明、蒙牛)和咖啡用的牛奶是同一批;茶叶采购渠道(和云南、福建的茶园合作)和咖啡豆采购一样严格;门店的现萃设备(咖啡机 + 茶萃机)可以共用,降低了运营成本。
个人观点:供应链是瑞幸做轻乳茶的“隐形竞争力”——它不用像新茶饮品牌那样从头搭建供应链,而是用咖啡的成熟体系快速切入茶饮赛道,这是很多同行做不到的。
2. 数字化营销:精准触达目标客群
瑞幸通过 APP 和小程序(用户超 1 亿)精准推送轻乳茶新品——比如给经常买咖啡的用户推荐“下午茶换轻乳茶”(“喝腻了拿铁?试试轻轻茉莉,同样提神更清爽”);给三四线城市的用户推送“15 元喝现萃茶”(强调性价比)。
举个例子:在深圳的瑞幸门店,APP 弹窗显示“轻轻茉莉今日特价 15 元(原价 18 元)”,很多上班族看到后直接下单;在上海的写字楼附近门店,小程序推送“加班必备:茉莉奶绿 + 三明治套餐”,销量直接翻倍。
3. 品牌影响力:咖啡用户的“天然信任”
瑞幸已经是“国民咖啡品牌”(全国门店超 1 万家,用户覆盖学生党、上班族、中老年人),消费者对它的品质有基本信任——“既然瑞幸的咖啡好喝,那它的轻乳茶应该也不会差”。
影响结果:很多原本不喝茶饮的消费者(比如只喝咖啡的上班族),因为信任瑞幸的品牌,开始尝试轻乳茶,成为了茶饮赛道的新客群。
总结:瑞幸轻乳茶布局的四大行业影响
第一,价格冲击——倒逼同行重新定价,推动中间价位带品质升级;
第二,产品革新——用“现萃茶底 + 鲜奶”标准,促使全行业注重原料品质;
第三,场景融合——模糊咖啡与茶饮边界,创造新的消费需求;
第四,竞争加剧——瑞幸凭借供应链、数字化和品牌优势,成为茶饮赛道的“新变量”。
2024 年,瑞幸用半年时间卖出 5000 万杯轻乳茶证明了一件事:在饮品赛道,“跨界”不是“瞎折腾”,而是可以用自身的核心优势(比如咖啡的供应链、数字化能力),重新定义一个新的品类。它的成功给同行上了一课——“与其守着自己的‘一亩三分地’,不如主动拥抱变化,用跨界的思维做产品,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!”**
(PS:你喝过瑞幸的轻乳茶吗?哪款是你的最爱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“瑞幸茶饮体验”~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