蜜雪冰城全球 4 万 + 门店,性价比茶饮如何称霸市场?
“你有没有发现?不管是在北上广的城中村,还是三四线城市的学校门口,甚至是东南亚的街头巷尾,总能看到那个戴着红帽子的雪王 logo——蜜雪冰城!有人可能好奇:‘它家的奶茶一杯才 4 – 10 块钱,成本够吗?为啥能开遍全球 4 万多家店?’有人却觉得‘便宜没好货,蜜雪冰城肯定是用料差才卖这么便宜。’更有人直接断言:‘蜜雪冰城的成功绝不是靠‘低价’这么简单,背后肯定有一套‘称霸市场’的底层逻辑!今天咱们就来唠唠,蜜雪冰城凭啥能用性价比茶饮拿下全球市场?它的成功能不能复制?对其他茶饮 品牌 有啥启发?”
开篇暴击:4 万 + 门店的“下沉之王”,凭啥是蜜雪冰城?
先看一组数据:截至 2024 年,蜜雪冰城全球门店突破 4 万家(国内超 2.5 万家,海外超 1.5 万家),覆盖中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,以及越南、印尼、马来西亚、泰国、韩国、澳大利亚等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。这是什么概念?平均每 3 家茶饮店就有 1 家是蜜雪冰城!更夸张的是,它的爆款产品“冰淇淋甜筒”(售价 2 – 3 元)一年能卖 10 亿支,“柠檬水”(4 元)单店日均销量超 200 杯——低价不是问题,问题是它咋做到“又便宜又赚钱”还能开遍全球的?
有人可能觉得:“蜜雪冰城就是靠‘便宜’吸引学生党和下沉市场呗!”但现实里,它的客群远不止这些:一线城市打工人会买它家的“冰鲜柠檬水”当下午茶,海外留学生把它当成“家乡味”的平替,甚至连米其林餐厅的顾客都可能顺手买个冰淇淋解腻。你可能会问:“它家茶饮这么便宜,到底赚不赚钱?会不会亏本赚吆喝?”别着急,咱们慢慢拆解!
一、极致性价比:低价≠低质,而是“成本控制大师”的游戏
1. 核心逻辑:用规模摊薄成本,让利给消费者
蜜雪冰城的低价策略不是“做慈善”,而是一套精密的“成本控制 + 规模效应”组合拳。举个例子:
– 原材料自产自销 :它有自己的 茶叶 种植基地(比如云南 普洱茶 园)、糖厂、冰淇淋粉工厂,甚至包装材料(杯子、吸管、封口膜)都是自家工厂生产。省去了中间商赚差价,成本直接砍掉 30% – 50%。比如同样一杯柠檬水,别家买柠檬要 5 毛钱 / 个,蜜雪冰城自产柠檬可能只要 2 毛钱。
– 规模化采购:全球 4 万家门店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它一次采购糖、茶叶、牛奶的量是普通茶饮店的几十万倍!供应商为了拿下这个大客户,主动给蜜雪冰城“批发价”,进一步压低成本。
– 标准化配方:所有产品的原料配比(比如柠檬水的糖度、冰淇淋的奶浆比例)都是实验室反复测试过的“最优解”——既能保证口感,又能避免浪费(比如糖放多了成本高,放少了影响复购)。
2. 产品定价:卡位“下沉市场”的消费心理
蜜雪冰城的产品价格带集中在2 – 10 元(冰淇淋 2 – 3 元、柠檬水 4 元、奶茶 6 – 8 元、果茶 8 – 10 元),这个区间精准击中了三类人群的需求:
– 学生党:零花钱有限,但想喝奶茶解馋——4 元的柠檬水比便利店矿泉水贵不了多少,但“有味道多了”!
– 下沉市场消费者:三四线城市或县城居民,对价格敏感度高,但同样追求“喝得开心”——6 元的珍珠奶茶比 15 元的“网红款”更接地气。
– 价格敏感型年轻人:哪怕是一线城市打工人,午休时买个 3 元的冰淇淋甜筒当零食,也比奶茶店 15 元的甜品划算。
个人观点:蜜雪冰城的低价不是“降低品质”,而是“用供应链优势把成本压到极致,再把利润让给消费者”。这就像小米手机早期靠性价比打开市场——不是手机不值钱,而是小米把中间环节的钱省下来返给用户!
二、加盟模式:轻资产扩张,“农村包围城市”的智慧
1. 加盟门槛低,但管控严:让普通人也能当老板
蜜雪冰城的加盟模式堪称“茶饮界的拼多多”——低投入、高回报、强管控。具体来说:
– 加盟费不高:国内单店加盟费约 3 – 5 万元(包含品牌使用费、管理费),加上装修(8 – 12 万)、设备(5 – 8 万)、首批原材料(3 – 5 万),一家店的初期投入约20 – 30 万元(对比喜茶、奈雪动辄百万级的投资,简直是“平民价”)。
– 选址灵活:不强制要求开在商场核心位置,社区、学校、城中村、乡镇都能开——“哪里人多去哪里”,比如河南某县城的蜜雪冰城开在菜市场旁边,每天能卖 500 杯柠檬水。
– 总部强管控:虽然加盟费低,但蜜雪冰城对加盟商的管理极其严格:从原料必须从总部采购(杜绝假货)、员工培训(统一服务标准)、门店装修(红白配色的雪王 logo 必须醒目),到每日销量数据实时监控(防止偷工减料)。
2. “农村包围城市”:先占下沉市场,再反攻一二线
蜜雪冰城的扩张策略堪称经典——先拿下三四线城市和乡镇市场(这些地方租金低、竞争小),再慢慢渗透一二线城市边缘区域。比如:
– 在河南、山东等人口大省,蜜雪冰城的门店密度极高(有些县城一条街能开 3 – 4 家),靠“薄利多销”把当地茶饮店的生意抢了大半。
– 等下沉市场站稳脚跟后,它开始在一二线城市的城中村、大学城、地铁站附近开店(比如北京五环外的昌平区、上海浦东的郊区),用低价吸引价格敏感型消费者,慢慢积累口碑。
个人观点 :蜜雪冰城的加盟模式本质上是一套“赋能体系”——它不靠赚加盟商的加盟费赚钱(加盟费只占收入很小一部分),而是靠 供应链利润(加盟商必须从总部买原料)+ 规模效应(全球 4 万家店的采购话语权)实现长期盈利。这就像开连锁超市,总部赚的不是门店的零售钱,而是供应链的差价!
三、品牌营销:雪王 IP+ 魔性洗脑,让低价也有“情感价值”
1. 雪王 IP:一个冰淇淋吉祥物,年赚几个亿
2018 年,蜜雪冰城推出了自己的 IP 形象——戴着红帽子、拿着冰淇淋的雪王。这个看似简单的吉祥物,成了蜜雪冰城最值钱的“无形资产”:
– 洗脑神曲:“你爱我我爱你,蜜雪冰城甜蜜蜜!”这首魔性主题曲在抖音、快手等平台播放量超 500 亿次(甚至被网友戏称“全网最洗脑 BGM”),让品牌瞬间破圈。
– 周边产品:雪王的玩偶、钥匙扣、贴纸成了粉丝必买的周边(比如蜜雪冰城主题店开业时,周边产品半小时抢光),甚至有人专门为了收集雪王周边去门店消费。
– 情感连接:雪王被塑造成“接地气的小胖子”——会跳舞、会搞怪、会和顾客互动(比如门店里的雪王雕塑会戴圣诞帽、春节穿唐装),让消费者觉得“这品牌有温度,不像高高在上的网红店”。
2. 营销玩法:接地气 + 社交裂变,不花大钱也能火
蜜雪冰城的营销从来不走“高大上”路线,而是 用最朴实的方式打动消费者:
– “免费试吃”:新店开业常送冰淇淋甜筒(“进店就送,不买也行”),用低成本吸引人流。
– “学生优惠”:凭学生证打折(比如柠檬水 3 元变 2 元),精准抓住年轻客群。
– “社交话题”:网友自发玩梗(比如“蜜雪冰城是穷鬼快乐水”“喝的不是奶茶,是情怀”),品牌顺势跟进(在包装上印网友评论),进一步拉近和消费者的距离。
个人观点:蜜雪冰城的营销本质上是“把消费者变成粉丝”——它不靠明星代言(省下巨额广告费),而是靠雪王这个“邻家小伙伴”和魔性神曲,让品牌自带传播力。这就像当年的“脑白金广告”,简单粗暴但深入人心!
四、全球化扩张:把“中国性价比”卖到全世界
1. 海外策略:本土化 + 低价,让老外也爱上中国奶茶
蜜雪冰城出海的第一站是越南(2018 年),随后是印尼、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(这些地方气候炎热,对 冰饮 需求大)。它的海外成功秘诀就俩字:“本土化”——
– 口味适配:在越南卖“椰子冰淇淋”(当地人爱椰子),在印尼推“榴莲味奶茶”(迎合当地特色水果),在中国卖得好的柠檬水则保留原味(因为酸甜口感全球通用)。
– 价格优势:海外门店的价格比当地茶饮店低 30% – 50%(比如越南普通奶茶店一杯卖 15 – 20 元,蜜雪冰城只要 8 – 12 元),让当地消费者惊呼“中国奶茶太划算了!”
– 文化 融合:门店装修保留红白主色调(全球统一识别),但会加入当地元素(比如泰国门店用泰式花纹装饰,韩国门店贴韩流明星海报)。
2. 全球供应链:把“中国制造”搬到海外
为了保证海外门店的口味和品质,蜜雪冰城把供应链也“搬”到了国外——在东南亚建原料仓库(比如越南的茶叶仓库)、培训当地员工(用中文教材教制作流程)、甚至把中国的冰淇淋粉工厂升级成“国际版”。这样既降低了运输成本,又能快速响应海外市场需求。
个人观点:蜜雪冰城的全球化不是“复制粘贴”,而是“带着中国供应链的优势,做适合当地人口味的性价比茶饮”。这就像当年的华为手机出海——不是靠低价倾销,而是靠“技术 + 性价比 + 本地化服务”赢得市场!
五、对行业的启示:低价茶饮的春天来了?
蜜雪冰城的成功给整个茶饮行业上了一课——“低价不是原罪,关键是你能不能用供应链和运营效率把成本压下来,同时保证品质和体验。” 对其他茶饮品牌来说,它的模式有啥可借鉴的?
- 对高端品牌(喜茶 / 奈雪):可以学学蜜雪冰城的“供应链管控”(比如自建原料基地),把高端产品的成本降下来,推出“平价款”抢占下沉市场。
- 对区域品牌(古茗 / 沪上阿姨):蜜雪冰城的“加盟管控 + 标准化”值得参考——别只顾着开店,先搞定供应链和员工培训,才能开一家火一家。
- 对创业者:如果想开茶饮店但资金有限,蜜雪冰城的加盟模式(低投入 + 强支持)可能是更稳妥的选择;如果想做自己的品牌,记住“低价 + 差异化”才是王道(比如专注某一细分品类,像蜜雪冰城专注冰淇淋和柠檬水)。
总结:蜜雪冰城的称霸秘诀,就这四句话!
第一,低价是结果,成本控制才是核心——用供应链和规模化把原料成本压到最低,再让利给消费者;
第二,加盟模式不是圈钱工具,而是赋能体系——用低门槛吸引加盟商,用强管控保证品牌一致性和利润来源;
第三,品牌营销要接地气——一个雪王 IP、一首洗脑神曲,比砸钱请明星代言更有效;
第四,全球化不是复制粘贴,而是本土化 + 供应链输出——把中国的性价比优势带到全世界。
下次再看到蜜雪冰城的门店,别只觉得“它家便宜”,想想它背后的供应链、加盟体系、品牌营销和全球化布局——这哪是一家奶茶店?分明是一家“商业教科书”!
(PS:你平时喝蜜雪冰城吗?最喜欢哪款产品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“甜蜜故事”~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