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茶加盟模式调整,反内卷宣言后 品牌 战略新方向
“你有没有发现?曾经‘一杯难求’的喜茶,现在门店变多了,排队时间短了,价格还更亲民了?有人可能好奇:‘喜茶不是定位高端吗?咋开始搞加盟了?还喊出‘反内卷’口号,这是要放弃高端路线了吗?’有人却觉得‘喜茶终于想通了!加盟能快速扩张,反内卷能稳住口碑,这才是聪明的品牌战略!’更有人直接断言:‘喜茶的调整不是妥协,而是用更灵活的方式抢占市场——加盟模式扩大覆盖面,反内卷宣言强化品牌调性,这才是品牌升级的新方向!’今天咱们就来拆解 喜茶加盟模式调整与反内卷宣言背后的战略逻辑 ——从‘高端直营’到‘加盟扩张’,从‘价格战’到‘价值战’,看看喜茶是如何在激烈的茶饮竞争中找到新赛道的!”
开篇暴击:喜茶变“亲民”了?加盟与反内卷背后的深意
先看一组数据:截至 2024 年 8 月,喜茶门店总数突破 3000 家(其中直营店约 1000 家,加盟店超 2000 家),覆盖全国 200 多个城市(包括三四线城市及海外市场),2024 年上半年新开门店中,加盟店占比超 80%;价格方面,经典款“多肉葡萄”从 32 元降至 29 元,“芝芝芒芒”从 30 元降至 27 元,还推出了 15 – 20 元的“轻松系列”(比如轻松芒芒甘露、轻松椰椰水);更引人注目的是,2024 年 6 月喜茶发布《反内卷宣言》,承诺“不参与恶性价格战,不盲目跟风促销,专注产品品质与用户体验”。
这一系列动作让很多人看不懂:曾经的喜茶可是“高端现制茶饮”的代表——2012 年创立时,主打“现萃芝士茶 + 当季鲜果”,门店开在一线城市核心商圈(比如北京三里屯、上海新天地),一杯奶茶卖 25 – 35 元,排队两小时是常态。如今,它不仅开放加盟(以前坚持直营),还主动降价、喊出“反内卷”,到底是战略失误,还是另有深意?别着急,咱们慢慢分析!
一、加盟模式调整:从“直营神话”到“轻资产扩张”的转型
1. 过去:坚持直营的“高端壁垒”
喜茶早期坚持 100% 直营模式(2012 – 2022 年),所有门店由总部直接管理——从原料采购(只用优质 茶叶 和新鲜水果)、制作流程(现萃茶底 + 现切水果)、服务标准(店员统一培训,强调“仪式感”),到门店选址(核心商圈黄金位置),都严格把控。这种模式保证了品质和口碑,但也带来了明显的瓶颈:扩张速度慢(每年新增门店约 50 – 100 家)、成本高(单店投资超 300 万元)、覆盖区域有限(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)。
举个例子:2020 年之前,喜茶在三四线城市几乎看不到门店,很多消费者只能通过外卖“尝鲜”,但配送距离远会影响口感,导致复购率受限。
2. 现在:开放加盟的“规模野心”
2022 年底,喜茶正式开放加盟(主要针对下沉市场和空白区域),调整后的加盟模式有三大特点:
– 门槛降低但管控严:单店加盟费约 50 – 80 万元(含品牌授权、培训、首批原料),比蜜雪冰城(约 30 – 50 万元)高,但比直营模式(300 万元以上)低很多;总部对加盟商实行“强管控”——原料必须从喜茶中央厨房采购(保证品质统一)、员工必须到总部培训(考核通过才能上岗)、门店装修和菜单必须严格遵循标准(连杯子颜色和 logo 大小都有规定)。
– 聚焦下沉市场:优先在三四线城市(比如广东惠州、江苏南通、四川绵阳)和空白区域(比如云南丽江、贵州遵义)开店,这些地方租金低(单店月租约 5000 – 1 万元,对比一线城市核心商圈的 3 – 5 万元)、竞争相对小(本地茶饮店以低价为主,缺乏高端品牌),喜茶的“品质 + 品牌”优势更容易凸显。
– 数字化赋能:加盟商通过喜茶总部的小程序 / 管理系统,可以实时查看门店销量、库存、顾客评价,总部会根据数据提供精准的营销建议(比如针对周边社区推“家庭套餐”,针对写字楼推“下午茶优惠”)。
个人观点:喜茶开放加盟不是“降低身段”,而是用“轻资产模式”换“规模化扩张”——既保持了品牌的核心品质(通过强管控),又快速覆盖了更广阔的市场(尤其是下沉市场),这是高端茶饮品牌做大的必经之路!
二、反内卷宣言:拒绝恶性竞争,回归“产品本质”
1. 行业乱象:价格战打到“底裤都不剩”
2023 – 2024 年,茶饮行业陷入疯狂内卷——蜜雪冰城靠 8 – 12 元的低价狂开 4 万家店;古茗、沪上阿姨推出“9.9 元奶茶”;甚至有品牌打出“买一送一”“第二杯半价”的长期促销。这种恶性竞争导致:消费者只看价格不看品质,茶饮店利润被压缩到极限(部分门店毛利率从 60% 降到 30%),甚至出现“为降价降低原料标准”的乱象(比如用糖精代替蜂蜜,用植脂末代替鲜奶)。
2. 喜茶的“反内卷”策略
2024 年 6 月,喜茶发布《反内卷宣言》,明确提出:
– 不参与“无底线降价”:经典款奶茶(比如多肉葡萄、芝芝芒芒)保持 25 – 30 元的价格带(对比蜜雪冰城的 8 – 12 元,但强调“用更好的茶叶和水果”);
– 专注产品创新 :推出“轻负担”系列(低糖、低卡、低脂)、“地域特色”系列(比如广东的荔枝奶茶、云南的玫瑰 普洱茶),用差异化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;
– 提升用户体验:门店增加免费充电线、阅读角、宠物友好区(部分门店),会员体系升级(积分可换周边、生日特权),让顾客觉得“花钱买的是服务,不只是饮料”。
举个例子:喜茶的“轻负担系列”用代糖(赤藓糖醇)代替蔗糖,热量降低 30%,但保留了水果的鲜甜口感,上线后成了健身人群和年轻妈妈的“心头好”;部分门店设置“宠物等待区”(提供水和零食),吸引了养宠物的消费者,拍照打卡率提升了 40%。
个人观点:反内卷不是“不竞争”,而是“换赛道竞争”——当别人拼价格时,喜茶拼品质、拼创新、拼服务,这才是高端品牌的长期生存之道!
三、品牌战略新方向:高端定位不变,但更“接地气”
1. 核心逻辑:高端不是“贵”,而是“独特价值”
喜茶调整战略后,依然坚持“高端现制茶饮”的定位,但重新定义了“高端”——不是单纯的高价格,而是“更好的原料 + 更优的体验 + 更独特的文化”。比如:
– 原料升级 :茶叶选用云南 普洱、福建铁观音等核心产区的明前茶(比普通茶叶鲜嫩),水果用当季直采的(比如海南芒果、广东荔枝),连包装材料(杯子、吸管)都换成可降解的环保材质;
– 体验升级:直营店保留“第三空间”设计(宽敞座位、柔和灯光),加盟店也至少提供“堂食区”(哪怕只有 2 – 3 张桌子),让顾客能坐着慢慢喝;
– 文化升级:通过联名(比如和博物馆合作推出“文物灵感茶饮”)、节气营销(比如冬至推出“姜撞奶茶”),强化品牌的文化内涵。
2. 目标客群:覆盖“品质敏感型”全年龄段
过去喜茶的目标客群主要是 20 – 30 岁的年轻女性(追求时尚和新鲜感),现在通过加盟和反内卷策略,覆盖了更广泛的群体:
– 下沉市场消费者:三四线城市的年轻人(愿意为“品牌奶茶”买单,但预算有限),通过加盟店以稍低的价格(对比直营店)享受同样的品质;
– 健康 需求人群:健身党、宝妈等关注低糖低卡的消费者,通过“轻负担系列”满足需求;
– 文化爱好者:通过联名和节气产品,吸引喜欢传统文化的消费者(比如故宫联名款茶饮成了“打卡神器”)。
个人观点:喜茶的战略调整像“给高端茶饮做减法”——减掉不必要的高价(通过供应链优化),减掉无意义的竞争(通过反内卷),但加上更实在的价值(更好的原料、更广的覆盖、更深的体验)。这才是品牌长红的秘诀!
总结:喜茶新战略的三大核心密码
第一,加盟模式是“加速器” ——用轻资产扩张快速覆盖下沉市场,同时保持品质管控,让高端茶饮不再是“一线城市专属”;
第二,反内卷是“护城河” ——拒绝恶性价格战,专注产品创新和用户体验,守住高端品牌的口碑底线;
第三,品牌升级是“方向盘” ——重新定义“高端”(独特价值>高价),覆盖更广泛的品质敏感型客群,让喜茶从“网红”变成“国民品牌”。
2024 年的喜茶,用加盟模式解决“规模问题”,用反内卷宣言解决“口碑问题”,用品牌战略升级解决“客群问题”。它的调整不是妥协,而是用更灵活的方式,在激烈的茶饮竞争中找到了新赛道——“高端茶饮的未来,一定是‘品质 + 规模 + 文化’的综合竞争,而喜茶正在这条路上领跑!”
(PS:你最近喝过喜茶吗?觉得它的加盟款和直营款有啥区别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体验~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