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茗冲刺万店,2024 年营收与门店扩张双增长密码
“你有没有发现?最近几年茶饮店的竞争越来越激烈——喜茶、奈雪忙着‘降价下沉’,蜜雪冰城疯狂‘出海开店’,而有一家品牌却闷声干大事:门店数量冲到近万家(截至 2024 年超 9500 家),2024 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超 30%,单店日均销量比同行高出 20%。它就是古茗!有人可能好奇:‘古茗既不是最便宜的(比蜜雪冰城贵),也不是最高端的(比喜茶亲民),凭啥能在这场混战中跑出‘双增长’?’有人却觉得‘古茗的门店主要集中在南方,全国影响力不如蜜雪冰城。’更有人直接断言:‘古茗的增长绝不是靠运气,而是有一套‘稳扎稳打’的底层逻辑!今天咱们就来拆解 古茗冲刺万店的核心密码 ——从产品策略到门店布局,从供应链到数字化运营,看看它是如何做到‘营收涨、门店多、顾客爱’的!”
开篇暴击:南方茶饮王的“全国野心”,古茗凭啥跑赢同行?
先看一组硬核数据:2024 年上半年,古茗新开门店超 1500 家(平均每天新增 8 – 10 家),总门店数突破 9500 家(预计年底冲万店),覆盖全国 18 个省份、160 多个地级市;营收方面,上半年同比增长超 30%(远高于行业平均 15% 的增速),单店日均销量达 600 – 800 杯(部分热门门店超 1000 杯),比同规模茶饮店高出约 20%。
对比同行:蜜雪冰城靠低价和下沉市场做到 4 万家店(但单店营收较低),喜茶 / 奈雪聚焦一二线城市高端市场(门店数不足 3000 家),而古茗卡位“10 – 20 元价格带 + 南方核心城市 + 下沉市场渗透 ”,用“ 高性价比 + 强复购”跑出了第三条路。你可能会问:“古茗的产品有啥特别?为啥顾客愿意反复买?”“它的门店为啥能开到全国,还不‘水土不服’?”别着急,咱们慢慢拆解!
一、产品策略:用“经典款 + 季节限定”拴住顾客的胃
1. 经典产品:把“基础款”做成“招牌款”
古茗的产品矩阵很清晰——60% 是经典款(奶茶、果茶、芝士茶),40% 是季节限定和区域特色款。它的经典款可不是随便做的,而是经过多年市场验证的“销量担当”:
– 杨枝甘露:用当季新鲜芒果 + 西米 + 椰奶,甜度适中不腻,单店日均销量超 100 杯,被顾客称为“古茗必点款”。
– 茉莉奶绿:选用广西横县茉莉花茶(茶底清香不涩),搭配鲜牛奶,口感清新,成了很多上班族的“下午茶标配”。
– 招牌柠檬茶:用广东香水柠檬(酸爽度高)+ 现萃茶底,不加糖精,酸甜解腻,夏天单店能卖 200 杯以上。
个人观点:古茗的经典款就像“老朋友”——不会惊艳但绝对靠谱,价格集中在 10 – 18 元(比蜜雪冰城高一点,但比喜茶低一半),满足了大多数消费者“既要好喝又要不贵”的需求。
2. 季节限定:用“新鲜感”刺激复购
古茗每年推出 8 – 10 款季节限定产品(比如春天的樱花 乌龙 、夏天的杨梅冰沙、秋天的栗子奶茶、冬天的姜撞奶),而且这些限定款不是“拍脑袋想的”,而是根据 当季水果产地直采 + 消费者调研 来设计:
– 2024 年春天推出的“云南玫瑰荔枝冰茶”(用云南墨红玫瑰 + 海南荔枝),上线首月销量破 500 万杯;
– 夏天的“广西横县茉莉杨梅汁”(现榨杨梅 + 茉莉茶底),因为酸甜清爽,成了南方门店的“爆款担当”。
个人观点 :季节限定款是古茗的“流量密码”——既能让顾客觉得“这家店总有新东西”,又能利用当季水果的新鲜度提升品质感(比如夏天用现榨杨梅,比浓缩果汁更 健康)。
3. 区域特色:让“本地人更爱”
古茗在不同省份会推出 区域限定产品(比如广东的“陈皮红豆沙奶茶”、浙江的“龙井茶酥”、四川的“红糖糍粑奶茶”),这些产品针对当地口味调整(比如广东人爱陈皮,浙江人好龙井),进一步提升了复购率。
二、门店布局:南方大本营 + 下沉市场 + 全国渗透
1. 南方核心城市:稳住基本盘
古茗的发源地是浙江台州(2010 年创立),所以它的门店密度最高的是 浙江、福建、广东、江苏等南方省份 (这些地方经济发达,茶饮消费成熟)。在这些区域,古茗的门店往往开在 社区、学校、写字楼周边(比如杭州某小区门口的古茗,每天中午能卖 300 杯奶茶),靠“近 + 好喝”积累了大量忠实顾客。
2. 下沉市场:用“性价比”抢份额
和蜜雪冰城不同,古茗的下沉不是“卖最便宜的”,而是“用 10 – 15 元的价格提供比本地店更好的品质”:
– 在三四线城市(比如江西赣州、湖南邵阳),古茗的奶茶用的是 鲜牛奶 + 现萃茶底 (比本地店的奶粉 冲泡 更健康),价格只比蜜雪冰城高 2 – 3 元(顾客觉得“贵得值”);
– 在乡镇市场(比如浙江义乌的农村门店),古茗会推出“小镇特供款”(比如加大杯量、减少小料,价格更低),满足当地消费者“大杯实惠”的需求。
3. 全国扩张:避开一线城市“红海”
古茗没有像喜茶那样猛攻北京、上海的核心商圈,而是 优先进入一线城市的“边缘区域”(比如北京五环外的昌平区、上海浦东的郊区),以及新一线城市(比如成都、重庆、西安)的核心商圈。这种策略既避开了和喜茶 / 奈雪的正面竞争,又能用“品质 + 性价比”吸引当地消费者。
个人观点:古茗的门店布局就像“农村包围城市”的升级版——先在南方大本营扎根,再下沉到三四线抢市场,最后慢慢渗透全国。它不追求“门店数量最快”,而是追求“每家店都能赚钱”。
三、供应链:自建 + 合作,把“新鲜”送到每家店
1. 核心原料自控:水果现摘直送,茶底当日现萃
古茗对原料的要求很严格——水果必须用当季新鲜的,茶底必须当日现萃:
– 芒果、杨梅、荔枝等季节性水果,直接和 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的果园合作,采摘后 24 小时内送到门店(比如夏天的杨梅,从树上摘下来到做成杨梅汁,不超过 1 天);
– 茶叶 (比如茉莉花茶、 乌龙茶 )和牛奶(鲜牛奶占比超 60%),和 大型供应商签订长期协议,每天凌晨配送到中央厨房,再由冷链车送到门店(保证茶底新鲜不苦涩)。
2. 数字化供应链:智能预测 + 精准配送
古茗投入了大量资源做 数字化供应链系统——通过分析历史销售数据、天气情况、节假日等因素,提前预测每家门店的原料需求(比如夏天杨梅汁卖得好,就提前多备杨梅;下雨天奶茶销量涨,就多送珍珠和小料)。同时,它的冷链配送覆盖全国 90% 以上的门店(连西藏拉萨都有合作物流),确保原料新鲜度。
个人观点:供应链是茶饮店的“生命线”——古茗用“自控核心原料 + 数字化预测”解决了“新鲜度”和“成本”的平衡问题,这是它能扩张到万店的基础!
四、数字化运营:用“数据”让开店更精准
1. 选址系统:大数据选黄金位置
古茗的开发团队有一套“智能选址系统”——输入目标城市的人口密度、消费水平、竞品分布、人流量数据(比如周边 3 公里内有多少小区、学校、写字楼),系统会自动算出“最佳开店位置”(比如社区门口的第 5 家商铺,或者学校后门的人流密集区)。这套系统让古茗的开店成功率高达 80%(同行平均约 60%)。
2. 会员体系:用“私域流量”提升复购
古茗的会员数量超 1 亿(2024 年数据),通过小程序、公众号、企业微信沉淀用户——新用户注册送优惠券,老用户买满 5 杯送 1 杯,生日当天免费领饮品。同时,会员系统会记录用户的消费偏好(比如“爱喝杨枝甘露”“常点大杯”),推送个性化优惠(比如“您常买的茉莉奶绿今天第二杯半价”)。这套体系让古茗的会员复购率超 40%(行业平均约 30%)。
3. 门店管理:数字化提效降本
店员用智能 POS 机点单(自动推荐畅销款),总部通过后台实时监控每家店的销量、库存、员工排班(比如某门店下午 3 – 5 点销量高,就多排 2 个兼职);原料库存低于安全线时,系统自动触发补货提醒(避免断货或积压)。这些数字化工具让单店运营效率提升了 20%(比如出餐时间从 3 分钟缩短到 2 分钟)。
总结:古茗双增长的四大核心密码
第一,产品是根基——经典款稳住口碑,季节限定刺激复购,区域特色贴近本地需求;
第二,门店布局是关键——南方大本营打基础,下沉市场抢份额,全国扩张避锋芒;
第三,供应链是保障——自控核心原料保新鲜,数字化配送提效率;
第四,数字化是翅膀——智能选址选黄金位置,会员体系提复购,门店管理降成本。
2024 年,古茗冲刺万店的背后,不是靠“运气”或“烧钱”,而是用 “产品力 + 渠道力 + 供应链力 + 数字化力” 的组合拳,跑通了“高性价比茶饮”的全国扩张模式。它的成功证明了一件事:在茶饮行业,不一定要做最贵的或最便宜的,只要抓住“品质 + 复购”的核心,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杀出一条路!
(PS:你平时喝古茗吗?最喜欢哪款产品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“古茗故事”~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