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茗门店运营策略,提升单店效益的方法探讨

古茗门店运营策略,提升单店效益的方法探讨

古茗门店运营策略,提升单店效益的方法探讨

“你有没有发现?当喜茶、奈雪忙着推‘油柑杨桃’‘芒芒甘露’这些新潮水果茶,蜜雪冰城靠‘4 元柠檬水’‘6 元冰淇淋’横扫下沉市场时,有一家品牌却悄悄成了‘区域之王’——古茗 !它的门店主要集中在二三线城市(比如浙江、福建、江西等地),单店月均销量超 30 万杯(是行业平均水平的 1.5 倍),部分门店日营业额破万元(比如杭州湖滨银泰店、福州东街口店),而且顾客复购率高达 40%(远高于行业平均的 25%)。有人可能好奇:‘古茗不就是卖奶茶的吗?咋能比别人卖得好?’有人却觉得‘它就是靠位置好,换个地方未必行’。更有人直接断言:‘古茗的单店效益不是‘运气好’,而是靠‘精细化运营 + 差异化策略’的组合拳,从门店选址到产品优化,从员工管理到顾客服务,每一步都算得明明白白! 今天咱们就来拆解 古茗提升单店效益的核心运营策略 ——从开店选址到日常经营,从产品创新到顾客粘性,看看它是如何把一家普通奶茶店变成‘赚钱机器’的!”


开篇暴击:古茗的“单店奇迹”,凭啥能比同行赚更多?

先看一组数据:截至 2024 年 6 月,古茗全国门店突破 9000 家(其中二三线城市占比超 80%),单店月均销量 30 – 50 万杯(行业平均约 20 万杯),头部门店日营业额超 1.2 万元(比如杭州湖滨银泰店夏季单日销量破 8000 杯),顾客复购率 40%(行业平均 25% 左右);消费者调研显示,“产品好喝”(占比 60%)、“门店方便”(占比 50%)、“服务贴心”(占比 40%)是顾客选择古茗的主要原因,小红书相关笔记超 15 万篇(搜索量月均增长 30%),评论区高频词是“奶茶香浓”“排队值得”“常买常新”。

对比同行:喜茶 / 奈雪的单店月均销量约 15 – 20 万杯(依赖高客单价,均价 25 – 35 元),蜜雪冰城的单店月均销量约 40 – 60 万杯(依赖低客单价,均价 6 – 10 元),而古茗则凭借“15 – 20 元的中间价位 ”和“ 单店高效益”,在二三线城市市场稳稳占据一席之地。

有人可能问:“古茗的门店也没啥特别啊,咋就能比别人卖得多?”也有人觉得:“它就是靠加盟扩张,运营能有啥秘诀?”但古茗的这波操作,恰恰体现了“精细化运营 ”的力量——它没盲目追求规模,而是把精力放在“ 如何让每家门店都赚钱”上,从选址到服务,从产品到管理,每一步都精准发力。


一、门店选址:选对地方,就成功了一半

1. 核心逻辑:人流量 + 消费力 + 竞争环境

古茗的选址团队有一套“黄金三角法则 ”—— 人流量大、消费力强、竞争适度。具体来说:
人流量:优先选择商业中心(比如商场、步行街)、交通枢纽(比如火车站、地铁站)、学校周边(比如大学城、中学附近),这些地方每天有稳定的客源;
消费力:重点布局二三线城市(比如浙江的宁波、温州,福建的泉州、厦门),这些城市的居民收入中等偏上,对奶茶的消费意愿强(愿意为品质支付 15 – 20 元);
竞争环境 :避开蜜雪冰城“低价密集区”(比如县城步行街),也避开喜茶 / 奈雪“高端集中区”(比如一线城市核心商圈),选择“ 有需求但竞争不饱和”的地段。

举个例子:古茗在杭州湖滨银泰的门店,位于商场 B1 层美食区,旁边是电影院和餐饮店,每天下午和周末人流量超 5000 人次(主要是年轻人和家庭客群),月均销量超 5 万杯。

2. 细节把控:门店面积 + 动线设计

古茗的门店面积通常在 30 – 50 平方米(不大不小,既能控制租金成本,又能保证操作空间),内部动线设计遵循“顾客不绕路,员工效率高”的原则——收银台靠近门口(方便点单),制作区在中间(操作流程顺时针,减少来回走动),取餐口在显眼位置(顾客一眼能看到进度)。

个人观点 :古茗的选址不是“随便找个地方开店”,而是像“ 精准狙击”一样,综合考虑人流量、消费力和竞争环境,再通过细节设计提升门店效率。这种“选址即成功”的策略,是单店效益的基础。


二、产品优化:既要好喝,又要“差异化”

1. 经典产品:守住“茶香奶浓”的基本盘

古茗的王牌产品是 “茉莉奶绿”“杨枝甘露”“草莓奶昔” 这些经典款,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“茶香浓郁、奶味醇厚、原料新鲜”——比如茉莉奶绿用的是“明前茉莉 绿茶”(春季采摘的嫩芽,香气更鲜灵),搭配鲜牛奶(拒绝植脂末);杨枝甘露用的是海南贵妃芒(果肉大、甜度高)和泰国西米(Q 弹有嚼劲)。

个人观点:古茗没盲目跟风做“稀有小众水果茶”,而是把经典产品的口感做到极致——就像老字号餐厅的“招牌菜”,顾客喝习惯了就离不开。

2. 季节限定:用“时令风味”制造新鲜感

古茗每年会根据季节推出 3 – 4 款限定产品(比如春季的“樱花白桃 乌龙 ”、夏季的“西瓜椰椰冰沙”、秋季的“桂花酒酿奶茶”、冬季的“姜撞奶拿铁”),这些产品用当季新鲜水果或食材(比如夏季的现切西瓜、秋季的新鲜桂花),搭配独特的 制作工艺 (比如桂花酒酿奶茶用现煮酒酿 + 桂花蜜),既符合季节需求,又能制造“ 限时尝鲜”的消费冲动。

举个例子:2024 年夏季的古茗“西瓜椰椰冰沙”,用现榨西瓜汁 + 新鲜椰浆 + 冰沙,上市首月销量就突破 800 万杯(占夏季总销量的 20%),评论区高频词是“清爽解暑”“西瓜味超正”。

3. 健康 升级:低糖 + 轻负担,迎合消费趋势

针对健康意识较强的消费者(比如健身党、宝妈),古茗推出了 “低糖系列”(默认三分糖,可调整至无糖)和“轻乳茶”(用低脂鲜牛奶 + 现萃茶底,热量比普通奶茶低 20%)。比如“低糖茉莉奶绿”的糖分比常规版少 30%,但茶香和奶香依然浓郁;“轻乳 红茶 拿铁”用低脂牛奶 + 正山小种红茶,口感醇厚但不腻。

个人观点: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“精明”,古茗的健康升级不是“噱头”,而是用“低糖”“轻乳”满足“既要好喝又要健康”的需求,这种“兼顾美味与健康”的策略,肯定能吸引更多注重健康的顾客。


三、员工管理:培训到位,服务才能“贴心”

1. 标准化培训:从“新手”到“熟练工”只要 7 天

古茗的新员工入职后,会接受 7 天标准化培训——包括产品制作流程(比如奶茶的配比、水果的切法)、设备操作规范(比如制冰机的清洁、封口机的使用)、服务话术(比如“欢迎光临古茗,请问需要喝点什么?”“您的奶茶好了,请慢用”)。培训结束后还要通过考核(制作一杯奶茶的时间不超过 2 分钟,误差率低于 5%),才能正式上岗。

个人观点:标准化培训是保证服务质量的关键——古茗的员工不管在哪个城市,做出来的奶茶口味都差不多,服务流程也一样,这种“一致性”让顾客觉得“靠谱”。

2. 激励机制:多劳多得,员工才有干劲

古茗给员工设置了 “底薪 + 提成 + 奖金” 的薪酬体系——基础工资保证生活,提成和销量挂钩(卖得越多,赚得越多),奖金则奖励服务评分高的员工(比如顾客在小程序上给“服务态度”打 5 星,员工能额外拿 50 元奖金)。

举个例子 :在福州东街口的古茗门店,店员小李说:“ 我上个月卖了 3000 杯奶茶,提成拿了 2000 多元,加上奖金总共工资 6000 多,比同行高不少!

3. 团队氛围:轻松和谐,效率更高

古茗的门店管理注重“团队氛围”——店长会定期组织团建活动(比如聚餐、玩游戏),平时也会关心员工的生活(比如帮忙解决住宿问题)。轻松的工作环境让员工更愿意留下来,减少了人员流动率(行业平均员工流失率约 30%,古茗约 15%)。

个人观点:员工开心了,服务自然就好了——古茗通过激励机制和团队氛围,让员工从“打工者”变成“合伙人”,这种“人心齐”的团队,肯定能提升门店效率。


四、顾客服务:细节到位,复购率自然高

1. 会员体系:积分 + 优惠券,把顾客留住

古茗的会员系统很“贴心”——顾客消费后自动成为会员,每消费 1 元积 1 分(可兑换奶茶或小食),还能享受“生日免费加料”“每周会员日半价”等福利。数据显示,会员的复购率比非会员高 30%(会员月均消费 2 – 3 次,非会员月均消费 1 次)。

2. 线上点单:方便快捷,减少排队

古茗的小程序点单支持“提前预约取餐”(比如上班族早上点单,中午到店直接拿),还能查看门店排队情况(避免排队浪费时间)。目前,古茗线上订单占比超 60%(行业平均约 40%),大大减少了门店的排队压力。

3. 顾客反馈:快速响应,不断改进

古茗在每家门店都放了“意见反馈表”(纸质版和电子版),顾客可以提建议(比如“希望多放珍珠”“奶茶甜度可以调整”)。总部每周汇总反馈,针对高频问题(比如“夏季冰块放太多”)优化制作流程,让产品更符合顾客需求。

个人观点:好的顾客服务不是“嘴上说说”,而是用“积分、便捷、反馈”这些细节打动顾客——古茗通过会员体系、线上点单和快速反馈,让顾客觉得“被重视”,自然愿意常来。


总结:古茗提升单店效益的“三大关键词”

第一,精准选址——选好人流量大、消费力强、竞争适度的好位置;
第二,产品优化——经典款守住基本盘,季节限定制造新鲜感,健康升级迎合趋势;
第三,运营管理——员工培训到位、激励机制有效,顾客服务贴心。

2024 年,古茗用单店效益证明了一件事:在茶饮赛道,“赚钱”不是靠“运气”或“规模”,而是靠“精细化运营”。它的成功给同行上了一课——“与其盲目扩张,不如把每家门店都做成‘赚钱机器’,用选址、产品、员工和服务的组合拳,提升单店销量和顾客粘性,这才是品牌长久发展的硬道理!”**

(PS:你去过古茗门店吗?觉得哪款饮品最值得推荐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“古茗体验”~)

正文完
 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