霸王茶姬 2024GMV 超 200 亿,营销投入的成效分析

霸王茶姬 2024GMV 超 200 亿,营销投入的成效分析

霸王茶姬 2024GMV 超 200 亿,营销投入的成效分析

“你有没有发现?当喜茶、奈雪还在为‘高端水果茶’的复购率发愁,蜜雪冰城在下沉市场靠低价奶茶‘走量’时,有一家品牌却悄悄把 GMV(商品交易总额)做到了 200 亿—— 霸王茶姬 !这个主打‘原叶鲜奶茶’的新中式茶饮品牌,2024 年全年的 GMV(截至 12 月中旬)突破 200 亿元,同比增长超 80%(2023 年 GMV 约 110 亿),门店数量突破 4500 家(覆盖中国、马来西亚、新加坡、泰国等市场)。更夸张的是,在小红书上搜索‘霸王茶姬’,相关笔记超 800 万篇;在抖音上,它的爆款产品‘伯牙绝弦’‘春日桃桃’相关视频播放量累计超 500 亿次。有人可能好奇:‘霸王茶姬咋能一年卖 200 亿?它到底砸了多少钱做营销?这些钱花得值不值?’有人却觉得‘它就是靠国风包装吸引人。’更有人直接断言:‘霸王茶姬的 200 亿 GMV 不是‘烧钱换流量’,而是用‘精准营销投入 + 品牌价值沉淀’的组合拳,把一杯奶茶做成了文化符号!’ 今天咱们就来拆解 霸王茶姬 2024 年营销投入的成效 ——从营销策略到用户增长,从品牌传播到长期价值,看看它是如何用营销让‘原叶鲜奶茶’火遍全球的!”


开篇暴击:200 亿 GMV 背后的营销密码,霸王茶姬做对了啥?

先看一组数据:2024 年,霸王茶姬全年 GMV 超 200 亿元(相当于每天卖出约 5480 万元),其中 中国市场贡献约 180 亿(占比 90%),海外市场(马来西亚、新加坡、泰国等)贡献约 20 亿(占比 10%);门店数量从 2023 年底的 3000 家增长到 4500 家(新增 1500 家,增速 50%);用户复购率超 35%(行业平均约 25%),部分热门产品(比如‘伯牙绝弦’‘春日桃桃’)复购率超 50%。

对比同行:喜茶 2024 年 GMV 约 180 亿(门店约 3500 家),奈雪的茶约 120 亿(门店约 1800 家),蜜雪冰城约 400 亿(但主要靠低价奶茶,均价 6 – 8 元),而霸王茶姬均价 18 – 25 元(介于喜茶和蜜雪冰城之间),却用更少的门店数(4500 家 vs 喜茶 3500 家)实现了更高的 GMV(200 亿 vs 喜茶 180 亿)。

有人可能问:“霸王茶姬咋能卖这么贵还卖这么多?它的营销投入到底花了多少钱?这些钱花得值不值?”也有人觉得:“它就是靠国风包装和‘茶马古道’的故事吸引年轻人。”但事实上,霸王茶姬的 200 亿 GMV 背后,是一套 “精准营销 + 品牌沉淀” 的组合策略——既不是盲目烧钱换流量,也不是单纯靠产品本身,而是通过营销把“原叶鲜奶茶”变成了有文化内涵的消费符号。


一、营销策略拆解:霸王茶姬的“组合拳”

1. 品牌定位:新中式茶饮的文化符号

霸王茶姬的核心定位是 “新中式茶饮”——它没有走传统奶茶的“甜腻路线”,也没有模仿喜茶的“高端水果茶”,而是把“原叶鲜奶茶”(用现萃 茶叶+ 鲜牛奶,不加植脂末)和“东方美学”结合,打造了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品牌形象。

  • 视觉符号:门店装修是“新中式风”(原木色桌椅 + 水墨画墙 + 灯笼吊灯),杯子设计融入了“茶马古道”“敦煌壁画”等元素(比如‘伯牙绝弦’杯身印着古琴图案,‘春日桃桃’杯身有桃花插画);
  • 产品命名 :用中国传统文化典故命名产品(比如‘伯牙绝弦’灵感来自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故事,茶底是茉莉 绿茶+ 鲜牛奶;‘春日桃桃’灵感来自桃花盛开的意象,茶底是白桃乌龙 + 鲜牛奶);
  • 品牌故事 :宣传“源自云南,茶马古道传承”,强调茶叶的产地和工艺(比如用的云南 普洱茶、福建茉莉花茶都是传统名茶)。

个人观点:霸王茶姬的品牌定位很“聪明”——它没有和喜茶、奈雪卷“水果创新”,也没有和蜜雪冰城拼“低价”,而是用“新中式茶饮”的差异化定位,吸引了一批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年轻消费者(尤其是 18 – 30 岁的“国风爱好者”)。

2. 营销渠道:线上 + 线下的全链路覆盖

霸王茶姬的营销投入不是“撒胡椒面”,而是精准分配在 线上流量获取 线下体验沉淀 上——

线上:社交媒体 + 短视频的“流量密码”

  • 小红书:通过“国风奶茶打卡”“原叶鲜奶茶测评”等内容吸引用户(比如博主 @茶茶酱 发布“霸王茶姬伯牙绝弦测评:比喜茶更清爽”,点赞超 10 万);
  • 抖音:用“爆款产品短视频 + 挑战赛”制造热度(比如‘春日桃桃’的短视频里,博主拍“喝一口就春天了”的画面,播放量超 5 亿次;品牌发起的‘茶马古道打卡挑战’,吸引超 200 万用户参与);
  • 私域运营:通过小程序和会员体系沉淀用户(比如新用户注册送优惠券,老用户生日送限定茶饮),复购率超 35%(行业平均约 25%)。

线下:门店体验 + 文化活动的“情感连接”

  • 门店设计:每家门店都是“文化打卡点”(比如成都门店还原了“茶马古道”场景,杭州门店融入了“西湖荷花”元素),消费者进店不仅能买奶茶,还能拍照发朋友圈;
  • 文化活动 :举办“ 茶文化 节”“东方美学沙龙”(比如在昆明门店举办“普洱茶品鉴会”,邀请消费者体验茶叶冲泡过程),增强用户对品牌的文化认同感。

举个例子:在上海南京西路的霸王茶姬门店,很多消费者进店先拍照(夸门店装修有国风感),再点一杯‘伯牙绝弦’(夸茶底清爽不腻),最后发小红书 / 抖音分享(带话题 #霸王茶姬#)。这种“线下体验 – 线上传播”的闭环,让品牌获得了大量免费流量。

3. 爆款打造:单点突破带动全局

霸王茶姬没有盲目推“大而全”的产品线,而是聚焦2 – 3 款核心爆款(比如‘伯牙绝弦’‘春日桃桃’),通过营销把它们打造成“国民级茶饮”——
‘伯牙绝弦’(茉莉绿茶 + 鲜牛奶,售价 18 元):主打“清爽解腻”,是品牌的“销量担当”(占门店销量约 40%),通过“茶底清香 + 牛奶醇厚”的口感,吸引了大量不喜欢甜腻奶茶的消费者;
‘春日桃桃’(白桃乌龙 + 鲜牛奶,售价 22 元):主打“春季限定”,用当季白桃果肉 +乌龙茶 底,春天上市时通过“樱花季营销”(门店装饰樱花元素,短视频拍“喝春日桃桃看樱花”),成了年轻女性的“心头好”。

个人观点:霸王茶姬的爆款策略很“聚焦”——它没有像喜茶那样一年推几十款新品,而是把资源集中在 2 – 3 款核心产品上,通过持续营销让它们成为“品牌符号”,带动了整体销量。


二、营销投入的成效:数据说话

1. 用户增长:从“区域品牌”到“全国爆款”再到“全球布局”

2024 年,霸王茶姬的用户规模突破 8000 万(2023 年约 5000 万),其中 海外用户占比约 15%(主要来自马来西亚、新加坡、泰国)。在马来西亚吉隆坡,霸王茶姬的门店成了当地年轻人的“打卡地标”(排队 1 小时买奶茶是常事);在新加坡,它和喜茶、奈雪并列成为“三大中式茶饮品牌”。

2. 复购率提升:从“尝鲜”到“习惯”

通过会员体系和私域运营,霸王茶姬的用户复购率从 2023 年的 28% 提升到 2024 年的 35%(部分热门产品复购率超 50%)。比如老用户会在小程序上定期囤优惠券,每周点 2 – 3 杯‘伯牙绝弦’当日常饮品。

3. 品牌价值:从“卖奶茶”到“卖文化”

2024 年,霸王茶姬入选“中国新消费品牌 TOP10”(和喜茶、元气森林并列),品牌搜索热度在百度指数上超喜茶(部分月份),在小红书上成了“国风奶茶”的代名词。消费者买霸王茶姬,不仅是为了喝奶茶,更是为了体验“东方美学”和“茶文化”。


三、营销投入的“值不值”?长期价值分析

1. 短期:流量换销量的“高回报”

2024 年,霸王茶姬的营销投入(包括线上广告、线下活动、门店装修等)约 20 – 30 亿元(占 GMV 的 10% – 15%),但换来了 200 亿 GMV(同比增长 80%)和 8000 万用户(同比增长 60%)。从 ROI(投资回报率)看,每投入 1 元营销费用,大约带来 6 – 10 元营收(行业平均约 3 – 5 元),属于“高回报投入”。

2. 长期:品牌沉淀的“护城河”

霸王茶姬通过营销不仅卖了奶茶,还沉淀了“新中式茶饮”的品牌心智——消费者提到“国风奶茶”,首先想到的就是它;提到“原叶鲜奶茶”,也会联想到它的清爽口感。这种品牌认知一旦形成,就会成为长期竞争壁垒(其他品牌很难再复制同样的文化符号)。

个人观点:霸王茶姬的营销投入不是“烧钱换流量”的短期行为,而是用“精准策略 + 长期沉淀”打造了一个有文化内涵的品牌。它的成功给同行上了一课——“在茶饮赛道,与其卷价格、卷水果,不如卷文化、卷品牌,用营销让一杯奶茶成为消费者的情感寄托。”


总结:霸王茶姬 200 亿 GMV 背后的营销启示

第一,精准定位——新中式茶饮的文化符号,避开同质化竞争;
第二,全链路营销——线上流量获取 + 线下体验沉淀,形成闭环;
第三,爆款聚焦——集中资源打造 2 – 3 款核心产品,带动全局;
第四,长期价值——用品牌沉淀构建护城河,不只是卖奶茶。

2024 年,霸王茶姬用 200 亿 GMV 证明了一件事:在茶饮赛道,“营销”不是“烧钱游戏”,而是可以用“精准策略 + 文化赋能”做出大生意。它的成功给所有品牌提了个醒——“与其盲目跟风,不如找到自己的差异化定位,用营销让产品有温度、有故事,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得更远!”**

(PS:你喝过霸王茶姬吗?最喜欢哪款产品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“霸王茶姬体验”~)

正文完
 0